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1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03:58
在日常生活中人体活动时,冬季*服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冬天人们多穿的化纤衣服,加之居室内墙壁和地板多属绝缘体,空气干燥,因此更容易产生静电。静电常常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所说的摩擦实质上就是一种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而产生静电的普遍方法,就是摩擦生电。材料的绝缘性越好,越容易产生静电。因为空气也是由原子组合而成,所以可以这么说,在人们生活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产生静电。要完全消除静电几乎不可能,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控制静电使其不产生危害。
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而原子的基本结构为质子、中子及电子。科学家们将质子定义为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电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由于外界作用如摩擦或以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的形式作用会使原子的正负电不平衡。
静电是通过摩擦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而形成的,也有由于电荷的相互吸引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形成。一般情况下原子核的正电荷与电子的负电荷相等,正负平衡,所以不显电性。 但是如果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比如实质上摩擦起电就是一种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就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物体带上了静电。
所谓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流动的电荷就形成了电流)。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也就是说静电现象也分为两种即正静电和负静电。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正静电,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负静电,但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例如北方冬天天气干燥,人体容易带上静电,当接触他人或金属导电体时就会出现放电现象。人会有触电的针刺感,夜间能看到火花,这是化纤衣物与人体摩擦人体带上正静电的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03:58
天气冷的情况下,用手触摸铁质物件,脱毛衣毛裤时比较容易产生静电。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03:59
冬天最容易引发产生静电现象,脱个衣服或者就是梳个头发。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03:59
当我们经过大量的摩擦之后,碰到冷的东西会产生静电。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04:00
在秋天的时候,衣物摩擦经常会产生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