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仙山,你是朱沱的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1 15: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3:08
朱沱古镇对岸的两座雨仙山,右为上雨仙,左为下雨仙。
雨雾中的“下雨仙”寺庙2019.6.22日
文//赖维书
记忆中,家乡隔江相望的两座山很近,阳光下能清楚地看见山上的树林,还有那些绿色的庄稼地。山与家乡仅有一江之隔,多年来我却无缘去攀登。
2019年6月22日,老乡一行7人,从永川人民广场出发,驱车前往江津区石蟆镇辖区的雨仙山,去近距离地感受一下,我们那些曾经看熟悉了的山。
不巧,昨日还赤日炎炎,骄阳烈烈,今天却遇上了倾盆大雨,车外,风雨欻至,车在雨中疾行;车内,热情洋溢,心已走进山里。大家用各自的方式讲述着仙女山给自己带来的记忆,看似熟悉的山,却又是那么的神秘,以前称为的上月尖和下月尖,为啥后来就叫成了上仙女与下仙女?那些与我们一起成长的传说故事,当地人是否知情?那些为我们编织的美丽神话,是不是还在山间摇曳多姿。
车在石蟆出口下道,直奔沙湾渡口,因雨仙山就耸立在沙湾那里。石蟆的沙湾渡口,是连接朱沱的唯一交通要道,石蟆到沙湾,那弯曲蜿延的乡村硬化公路,把我们视线转向了窗外那些美丽的风景,包谷(玉米)即将收获了,田里的秧苗已经长成2尺,这里没有荒废的田野,全是充满生机的土地,这里看不到枯萎,只有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绿色。
窄窄的乡村公路,偶尔遇上一辆车,也要互相退让到会车点,道路上只容许一辆车通行,打开车窗也许就能摸到路边的包谷林。一个转弯,一块路牌映入眼帘,“下雨仙”几个字特别抢眼,我们不约而同地说,这是不是我们要去的下月尖哦,“下雨仙”,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下月间与下雨仙,难道我们走错路了吗,见一农户,问路,才知道“下雨仙”就是我们说的“下月尖”,第一次听见当地人称呼我们的下月尖叫下雨仙,心里还嘀咕着,难道我们的叫法有错?不知谁说了一句,“隔了一条江,语音过了一条河就要走样嘛”,搞得大家哈哈大笑,但一致认为,当地人的称呼是对的,下雨仙,雨中的仙山,比我们喊的“下月尖”更美。
不知不觉,汽车也到达下雨仙的山脚了,开始向山顶攀登,窄窄的山路,没有其他的车辆和行人,只有车内的马达声和窗外的雨声,雨似乎越下越大,雨刮器在不停地转动,大家的眼睛都盯着前方玻璃刮出的路面,心里期待着,到山顶时,请求大雨停一停。
到山顶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建筑呈现在眼前,撑开雨伞,踏上那厚厚的积雨,看看左右四周,只是30米左右的视线,神秘的仙山寺庙,在绿树掩映中显得格外的古朴宁静,好大的雨哦,淋湿了我的裤脚与衣襟。
走进寺庙,一女居士敲响了木鱼,众人分别拜上几拜,奉上自己的钱币以示敬重,与女居士互道礼毕,向居士了解“下雨仙”古寺的神奇。
居士说,这是一个重庆佛教协会管辖的一个庙宇,古老神奇的历史让其敖立于寺庙之林,每月一次旺盛的香火缭绕,让远近的香客络绎不绝,都说这山的神仙佛祖会给人带来顺畅与避邪,最为神奇的是:有一对福建的夫妻,多年未育,在梦中梦见了重庆的“下雨仙”,历尽艰辛,终于来到这里见到了雨仙,回去后顺利怀孕产下双胞胎。居士说,她来这里八年了,真的感受到了来自川渝黔的香客对“下雨仙”的执着,当然,最多的还是江津永川石蟆与朱沱。你们今天来,周围都是雨雾,证明你们有真诚真爱,“下雨仙”在心中,佛祖保佑你们一世平安与幸福。
谢谢居士的祝福,也祝愿“下雨仙”寺庙在这里佛光永久,抬头望对岸的朱沱,此刻完全淹没在雨雾中,没有任何的轮廓,女居士说,看不见朱沱没关系,这个寺庙的正大门,就是河对岸朱沱的南华宫。雾虽浓,朱沱已在眼中。
本文作者(左)与原朱沱渡牛村重庆知青黄代洪(右)在“上雨仙”留影2019.6.22
老朱沱赖维辉(左)与“上雨仙”原住民李姓老姐姐(右)合影2019.6.22日
告别“下雨仙”,下山又上山,直奔“上雨仙”。上雨仙比下雨仙高一些,山峰险峻,雨中奔跑的汽车,在山路中也听到了喘息,车路也只能修到半山腰,汽车只能昂头叹息。
半山腰处下车,伞下仰望上雨仙风景,山在眼中流动,却寻不到山上的寺庙在哪里,回首望望朱沱,隐约有一些古镇的风情,也许是眼睛在畅想,也许是古镇在雨雾中有星光四射。
正在我们彷徨之时,迎面走来一个老姐姐,我们想打听,登“上雨仙”走哪条路最近?
与老姐姐伞挨着伞,沿着伞流下的一串串雨滴,向她问了一连串问题,上雨仙有庙吗?有。有人在庙里吗?没有。车能开上山顶吗?不行,只有人行的石板路。山上的庙子怎么管理的?是我们共同逗钱来办的,有个“会首”在管,每年要公布帐目。山上有哪些最传奇的故事?这一问可打开了她的话闸子:哎呀,我们这里的上雨仙和下雨仙,(听口音她仍然说的是上月尖和下月尖)真有一些故事,我今年83了,故事也是听前人摆的,以前这里没有山,传说有个神仙叫王伯积,受令夜晚担土到关刀渍,想修一段长江的堤,担土石时听见李宫菩萨装鸡叫,以为马上天亮了,于是一惊慌,将冤篼一提,将土倾泄在沙湾这里,一篼形成上雨仙,另一篼形成下雨仙,人们第二天发现仙山不期而生,且下着悠悠的细雨,于是“仙雨山”由此而得名,由于同时有两座山拔地而起,为了便于区分,山高的叫上雨尖,山低的叫下雨尖,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又喊成了“上雨仙和下雨仙”。
老姐姐接着说,上雨仙的仙真的很灵哦,可以说是“百求百应百灵验”,以前有一个仙人洞,可以容纳几个人,只要你去拜一拜,神仙会给你治病的药灰灰,吃了真的就好了呢。老姐姐的话,我们肯定不能当真,但那是老百姓的一个美好愿望,让“上雨仙”更添神秘。
我们接着问,老姐姐贵姓,她说我姓周,娘家姓李,这种姓氏的回答,也让我们对这里的老人增添了一种敬畏,女人随夫姓,以夫为家,以夫为命,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也是一种姓氏文化的传承,时代不同了,这种传承可能会在漫长的岁月中流逝。
雨雾中的朱沱古镇2019.6.22日中午11:35分
雨雾中的沙湾码头2019.6.22日11:35分
雨越下越大,老姐姐劝我们不要登山了,“大雨会将你们从脚板湿到背心,脚下是雨水,背上是汗水,是雨是汗分不清,路陡不好走,如你们真要去,我还可以带你们”。
看着老姐姐的那一片赤诚,也惦惦伞上的雨声,算了吧,今天山就不登了,留点“上雨仙”的悬念,让期待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告别老姐姐,上车向那个熟悉的沙湾渡口飞奔,两口烟的功夫,来到了沙湾码头泊船的位置,已经今非昔比了,以前的自流码头已经被固定的水泥码头代替,码头虽小,但却是石蟆与朱沱友谊的象征,几百年的码头了,名字却没变,沙湾,在石蟆在朱沱的坐标上,人们都知道他的位置。沙湾,对我们5060的人来说,那真是一段难忘的生活记忆,人工渡船,依水位先往上游前行,再抛河,船工使劲地划呀划,梢公的长舵搬呀又搬,有时刚好到沙湾渡口,有时打偏了顺岸而停。
记得,雨尖山的甘蔗,堆放在沙湾码头有点甜,沙湾码头的雨尖山,太阳总是在左边的东方升起,照耀着长江,照耀着朱沱古镇。
而今天,站在沙湾码头的石阶上,已经涨水了,浑浑的江水拍打着岸边的石头,浪声与雨声遥呼相应,似掌声一样在欢迎着我们,站在码头上,问雨雾,对岸的朱沱,你可看见我,你可看见我的在对岸期待你的眼神。
突然,有人高声喊,雾散了一点了,看见了朱沱,好美。此刻,全体目光穿过江心,穿过茫茫的江雾,真的看见了,从雾中走来的一排排高大而柳秀的楼宇,那是一个新朱沱,那是一个新的美丽,那是一个初心绽放的梦境。
拍照吧,留下雨雾中的朱沱,拍照吧,沙湾码头的执着与美丽,石蟆到朱沱,朱沱与石蟆,见证在这个永恒的码头。而紧邻码头的上雨仙和下雨仙,朱沱天天与你相见,你在石蟆,朱沱就是你的眼。也可以说,你就是朱沱的眼睛,你看着朱沱发展,看着朱沱腾飞,看着一代代朱沱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正在将朱沱建设得更加美丽。
再见,石蟆的“上雨仙(尖),下雨仙(尖)”,再见,可爱的码头沙湾!再见,朱沱眼中的仙女山,再见!雨雾中的朱沱古镇。
石蟆的雨仙二山,你是朱沱的眼。
2019.6.23日于回渝路上
6月22日到“仙女山”一日游的全体人员在“上雨仙”半山腰雨中合影2019.6.22日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