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3 05: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14:39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家、思想家、哲学家,《孟子》中的文学主张就如一间黄金屋,他对待文学作品的前提是怀疑精神,是“不尽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在征圣、宗经的时候要保持一种怀疑精神,上升到实践层面就是“吾取”原则,即“取二三策而已”,“吾取”原则并不是盲目地不加思考地去“取”,而是将着眼点放在经世致用上,笔者认为,孟子取之有“心”,包括知辞之心、知言之心、知人之心。运用这“三心”而“取”《诗》,不仅对孟子的阅读有指导作用,更为教育他的弟子以及遭遇困顿的士人进行治学、立德、修身提供了一种宝贵的资源。一、知辞之心何为辞?“辞(篇章)有外意(辞语言所表现出的言词义)和内意(作者的创作意图)两个意义”孟子有知辞之心,他既能了解文学作品的外意,也能了解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尽管有时为了*需要会主观地去“害志”,但是作为一名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的儒者,不能代表他真的就不能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如孟子为了向咸丘蒙说明“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的道理,选取了“周馀黎民,靡有孑遗”这样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如果孟子没有知辞之心,不能理解辞的内意,即作者忧民之志,又怎会正确地选取诗句来论证?同理,孟子不取“血之流杵”一方面是因为他相信真正的仁政是不会让人民血流成河的,另一方面,“他显然已经意识到技巧对于表达的辅助作用”,我们结合《书》的《武成篇》文章大意来看,显然是创作者为了美化周武王,凸显其勇猛对士兵的震撼作用而不自觉地使用的夸张的技巧,学识渊博的孟子也必然对此有所觉察,有一种文学技巧会令辞的外意过分夸大而使人故意忽视创作者的“别有所图”。众所周知,孟子与众弟子每日奔走周游于列国,不是整日囿于书房的迂腐之人,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一定有最基本的了解,只是由于当时的理论构建缺乏因而无法用条理清晰的语言表述这种文学技巧,亦或是为了宣扬仁政思想即“仁人无敌于天下”而有意忽视描述这种文学技巧。总之,孟子拥有“知辞之心”,因而有所取,有所不取。二、知言之心《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_吾浩然之气。”所谓“知言”是指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言辞了解他的情趣志向,那为何能了解别人的感情呢?因为孟子胸中有用仁义道德养成的极端浩大之气,能够辨别那些偏颇、过激、邪曲、躲闪的言论从而了解说话者的意志品格。正是因为孟子的“知言之心”,才能了解一个能说出“王事靡_,忧我父母”(《诗经·小雅·北山》)之言的人必定是一个因劳于王事不能养父母而痛苦呼喊的品德高尚的孝子,这是创作者之志,故而孟子不取“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来片面认识。正是因为孟子胸中有浩然正气,有“知言之心”,才能取孝道之正气为弟子咸丘蒙答疑,才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传承孔子的教育事业。三、知人之心孟子所说的“知人”是指了解人的思想经历,生活的时代特点。此处论及“知人”则是指孟子的“知人”之心对孟子“吾取”原则的指导作用。在《孟子·尽心下》中孟子充当了一位“心灵导师”的角色,貉稽因为出于善心帮助寡妇却不与其同居而受人非议,孟子便以孔子与文王为榜样来开导他:“《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殒厥问。’文王也。”连孔子与文王都会因为小人而受到诽谤,但是因为他们心中有正气,自身有高尚的品德,就不怕别人的非议。孟子正是因孔子的所言所行,思想经历而了解孔子所具有的高尚品格,即所谓的“知人之心”,因此取《诗》中与孔子经历相似的一段话来描述孔子,进而开导貉稽修身立德,有浩然正气。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