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花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2 04: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5 18:31
插花容器简称花器,是盛放、支撑和保养花材的容器,同时也是插花作品构思、造型组成的部分。
选择花器一般从 材质、形状、色泽、容量、 等四方面加以考虑,花器与花材的合理搭配可以更加生动地表现主题,所以花器的材质与造型是插花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辅以合适色泽与容量则可以更好地衬托出作品主题。而只有将花材与花器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展示插花作品的艺术价值。中国古代就有插花技艺及相关记载,笔者据多年插花阅历,对中国古代花器的常见材质与造型进行了归类与总结。
1.陶瓷
陶瓷制品在中国古代的插花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作为插花用的陶瓷讲究“细媚滋润”,才是“花神之精舍也”,所以,古人使用的花器大多出自名窑,像明代有名的“哥窑”、“定窑”、“官窑”等,都以生产花器而名传千古,并成为收藏家争相购买的珍品。这些陶器通过色彩、造型、雕花的不同与作品有机的结合起来展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思想深度,从而更好的展示作品主题。由此可见选择花器时不可造次,需宜选择精美、雅致的花器,方不辱花之神韵。
2.竹制
有的花器由竹子所制的,展现着插花者清新脱俗的气质,竹子的高风亮节,把花艺作品的雅也完美的呈现给观赏的人,让人们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3. 铜制
铜制品也是中国古代插花常用的器皿,“铜器之可用插花者,曰尊、曰觚、曰壶,古人原用贮酒,今取以插花,极似合宜。”可见其原始功能得以转换、创新。
1.瓶状
瓶状插花容器是中国古代插花最常选用的容器。较为常见的花瓶是口径较窄较小,瓶肚较大,瓶体较高,盛水量较大,所需花材较少,造型简单明快,陈设厅堂、斋室,倍显清雅、高贵。一般选具有线条美的花材,如梅花、柳芽等,观世音菩萨手托一柳芽瓶插花便是的典型。“瓶花”是中国古代插花最普遍的表现形式也最具代表性。
2.盘状
盘状花器的特点是口径大、贮水浅,一般用于短花枝直接浸润或浮于浅水的插花,常放置于书斋、厅堂,供不同角度俯视观赏。壁画中佛教飞天手捧花盘洒花、“金盘衬红琼”和“新盘待摘荷”之句都是盘花插花的历史见证。古代没有插花辅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盘花的造型与发展,后人发明了称为“占景盘”的类似花泥的辅具,使盘插花有了支撑,可随作者意愿进行插制,花盘插花风格与造型才极大的丰富起来。
3.筒状
筒类花器上下尺寸相同,区别于瓶类,有竹筒、笔筒、木漆筒等,起源于五代,至今己流传千余年。用筒容器插花最早是竹筒插花。南唐后主李煌则以隔筒插花,《墨庄漫录》载洛阳太守于梁栋柱拱上以筒贮水插花。南宋的《武林旧事》记载宫中以湘竹筒插花筒插花造型多样,由于竹筒有节,即可单节插花,也可多节插贮。
民间用竹筒插花,多将竹筒劈去一边横放,两头削成三角状,如舟船一样,为横舟型,有单舱、双舱、三舱等,甚至有用整株毛竹的(以主节相隔,每一节为一舱)。单取一节插花,如同花瓶般运用,称单筒型;多节插贮,则可在筒壁上挖大小不等的孔,插入花叶多少不等,或衬藤蔓等垂挂而下,如层楼花阁玲珑,称为层阁型。筒式插花变化较多,造型亦多样。竹筒颇具苍朴之态,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用来插花朴素、简便,可悬挂,可吊垂,置于书斋、厅堂之处尤显文人情韵,又不失活泼。彩绘笔筒、木漆筒置于厅堂更显肃雅,古朴。
在色泽与容量方面,古人倒是讲究的少,陶瓷花瓶重要的是他的光泽度,而宫廷里的花瓶会比民间的更有光泽,民间的花瓶会更加粗糙。竹子制作的花器,也有一定的光泽,不同时间段的竹子有不同的质感,恰到好处的时间,以及手工匠的巧手方能创造出漂亮的竹筒花器。而最后,在容量方面,古人讲究的是以简存真,所以不需要过大的容量。
昨天晚上看到国足赢了,觉得特别开心,虽然看了课程,不过没记笔记,今天补上。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