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7 01: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30 06:40
1)首先,学习古典文献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整理古籍,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是一项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最起码的一点是,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因此,整理古籍,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仅作标点,注释,校勘,训诂还不够,要有今译,争取更多的人能看懂。
(2)其次,学习古典文献学是专业学习的需要。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古代历史和哲学的人来说,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是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的一门基础课。由于在学习中要涉及大量的文献典籍,因此,有必要学习和掌握古典文献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以便使自己在学习中能顺利地找到材料,正确地运用材料,进而分析批判材料,得出科学的结论。
总之,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古典文献学的基本知识,才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科学研究中有所成就。
历史文献学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它的综合性、基础性和实践性。
所谓综合性,是指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对象、领域以及所运用的理论,方法既涉及到历史学,也涉及到古典文献学,同时又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年代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古代文学、中国哲学史、科技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综合性虽然不是历史文献学的学科性质,但的确是它的一大特点。
所谓基础性,是就历史文献学在历史学的结构体系中所处的基础地位而言的。研究历史必须依据史料,史料的范围虽然很宽广,但传世的和出土的历史文献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实践性,是说历史文献学是一门强调实践讲求致用的学问。无论整理还是研究历史文献,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版本、目录、校勘、辨伪、辑佚等都需要长时期的动手实践和经验积累,方能得其门径而取得成就,而整个历史文献学学科也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文献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众所周知,“伪书”系指一书的公认著者及时代并非这书的真正著者及时代的书,或简言之“著者不真实的书”①。
伪书的产生历史悠久,纵观其踪,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为无意误成。如《逸民传》旧题“少元山人皇甫?咦¡保凇睹魇贰ひ瘴闹尽芳啊督贤ㄖ尽妨绞橹腥匆颉?摺庇搿板ァ本A枚筇馕ء盎矢﹀プ¡保猿晌笔椤A硪恢衷蚴怯邢⑽敝?见下文详述)。
然而,不论是否有息,“伪书”都不同于“伪事”。或许“伪书”在末被辨伪之前曾给科学研究以极大的棍乱,可经证伪,还原其历史真实,“伪书”终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因此,本文试图探讨有息制伪者的六类编撰动机,思考“伪书”蕴涵价值的挖掘意义。 1“托古传道”意图及其价值挖掘 以“托古传道”为意图编撰的伪书,大抵都是著者“心血之所寄,甚或累世相传之经验,若谓作者不欲自举其名,殆无人信,其所以依托他人,则在借币他人之名,以传其书。
”②可见,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思想继秦汉之后,业己演化成“尊古卑今、贵远贱近”之学风,世人普遍认可了古代的东西可信,古代的东西价值大的观点。于是,著书立说中以“托古传道”、“借名传学”为意图之古籍伪书日渐丰益。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早在先秦时期,。
发你邮箱了,不知道收到没不过只有几篇范文,不要直接用哦跟你是一个专业的,之 前我也在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开题报告、中期报告什么的都没有,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老师说太简单。
还好后来找到 闻闻论文网,直接让老师辅导我写作,非常专业,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 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闻闻论文网吧 ..看的多不一定有好处,找人指点下,或许能帮上忙。
..。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科目参考书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1.《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中华书局2001年。
2.《中国历史文献学》,杨燕起,高国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考试大纲
中国历史文献学考试大纲
1.“文献”的概念及其内涵变化。
2.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以及学科构成,学习历史文献学的意义。
3.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4.文献载体的演变过程。
5.古籍的主要编纂体裁类型及编纂特点。
6. 古代重要类书及其文献价值。
7. 丛书的概念及其作用。
8. 《四库全书》编修的历史背景、体例特点、流传情况及其功过。
9.目录学的概念和目录学对于读书治学的指导作用。
10.古代书目的主要类型及其各自的特点和功用。
11.图书的四部分类法及其产生、确立、影响。
12.版本、版本学的概念,版本学对读书治学的功用。
13.我国古籍版式与装帧制度,官刻、私刻、坊刻古籍的特点。
14.古籍版本类型及其特点。
15.校勘、校勘学的定义, 校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6.陈垣“校勘四法”的具体内容。
17.历代古籍散佚的几大原因及其给图书造成的损失。
18.班固《汉书•艺文志》的体例、成就与影响。
19.郑玄注的特点及其在文献学上的贡献。
20. 《隋书•经籍志》的体例、著录特点及其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21. 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及其对历史文献学的贡献。
22.清代校勘名家及其主要校勘成果。
目录:指著录一批相关文献,并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揭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它是联系文献与用户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