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后为什么要温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2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9 04:32
某家新房竣工,需要迁居,先得找专人查一吉日,一大清早(多数于后半夜),四邻八舍、本家亲故都自动前来相助。桌椅板凳,箱笼厨柜,粮囤面缸,杈耙笤帚,锅碗瓢盆,衣帽被褥,鸡狗鹅鸭,乃至砖头瓦块都得要整理搬运。大家肩担手提,人抬车拉,搬到新居整理一番之后,即稍饮茶水,略事休息,各自回家。当天下午,帮助搬家的人又凑上酒肴,写上贺联,来到喜迁之家,或在屋内围桌而坐,或在院中绕案而踞,同主人一家共同喝杯老酒,吃顿便饭,表示祝贺。主家也做上几个小菜,敬上几杯薄酒,表示诚挚的答谢。
“乔迁”来自《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来人们用鸟儿由深谷飞到高大乔木的典故,喻人的迁居或升迁,而称作“乔迁之喜”。唐代诗人张籍《赠殷山人》诗中有:“满堂虚左待,重目望乔迁”的诗句。祝贺乔迁的习俗在唐代已经形成。当地祝贺乔迁这一简朴、淳厚的民风充分表现出一家有事,众人相助的乡里亲情和人际关系。
人们搬进新居,即要另起炉灶吃饭,所以又称“温锅”。温锅之俗源于农村的“添囤”。随着时代的变迁,由帮忙迁居变成了送钱送物,由简单招待变成了大吃大喝,由在家庭温锅变成到大酒店温锅,而且贺礼也越送越多。这种传统民俗也就失去原汁原味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1:40
温锅是民间流传至今的一项习俗,山东省城乡极为普遍。温锅又称"温居"、"暖房"、"烧炕"、"添囤",指新房落成后,乔迁或兄弟分家一方迁进新宅者,热情邀请亲戚朋友前来认识新家门,亲友、邻居携带礼品前去庆贺,主人设宴款待来贺者的习俗,包含着众人添柴火焰高的互助传统。
旧时普通人家多不富裕,盖完新房后,常常会出现经济拮据的状况,来"温锅"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纷纷送来些食物、礼品,添置些家庭用具,以帮助他们度过困境。同时,这种习俗还能增进亲朋感情,促进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使迁居者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各地温锅习俗不同,让我们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感受一下这一传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2:58
许一些风俗正淡出人们的记忆,也许古老的文化正在渐渐荒芜,但有一种情感与我们一脉相袭、薪火相传。为此本报陆续推出莱芜农村风俗系列专题,带大家回味那浓浓的乡风民俗。
“温锅”是民间流传至今的习俗,更是我们莱芜地区的一项重要的风俗习惯。“温锅”又称“温居”、“暖房”、“烧炕”、“添囤”。指的是新房落成后或者兄弟分家一方搬进新家,再或者是闺女出嫁分家另过,热情地邀请亲朋好友前来认识新家门。亲友邻居携带礼品前来庆贺,主人设宴款待来祝贺的人的习俗,包含着众人添柴火焰高的互助传统。
旧时,普通的人家多不富裕,农村的大事便是娶妻、生子、盖新房搬新家。这一系列的事情下来,往往是债台高筑,经济拮据。农村有很多老人就说活着就是还债,尤其那时每个家庭的人口多,一般来说都兄弟姐妹好几个,多的有七八个。人人都要经历娶妻、生子、盖新房搬新家这样的大事。在农村又讲究置房子置地,特别是新结婚的青年男女,总想有自己安静的小窝。有些是结婚前就讲好的,讲好的事情就要办,否则这又是家庭纠纷的导火线。家境好点的,结婚前就盖好了新房;家境不太好的只有东挪西凑,都是为了孩子。那时,对家的概念似乎只是几间房子,住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心里也特别踏实。有些新房子并不是完整的四合院,只有三两间房子,甚至连大门都没有。院墙是用从岭地拣拾回来的石头堆垒起来,院门是用树枝编的篱笆门。简陋是简陋,毕竟是自己的房子,也就有了自己的家。
一般新房的地基是用自家的自留地或者是村里划拨的,前后左右有些邻居。有早就盖好房子搬进来住着的,也有打好地基还没有盖新房子的,地基上堆放着准备盖新房的砖、瓦、木材、懔条。其实那时砖瓦还较少使用,墙的主体多用土坯,只有墙脚或者檐脚才砌砖。墙皮用掺了麦穰的石灰漫,初时发黄,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干透了才变得白亮。那时,一座这样的宅子就是村里的一道风景。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住进一砖到顶的红瓦屋,换掉土坯草房。盖房子是大事,得盘算好几年,甚至十年八年,能以一个人的财力盖起一套宅子的在村里就是能人。都是挣工分,都在集体里干活,没有什么外来的经济来源,盖一座宅子用几年人人心里都有数,能住进新房子。
新房子的建设,牵扯着整个家族和邻里百舍。有村里盖房子的大工牵头,召集本村和邻村的大工,一般有四到五个大工便可以满足盖房子的需要。和泥、筛沙、上土坯、上灰上料的小工多由本家族的人或者邻居组成。这个不是难题,人口多,不管谁,一叫准到。木工是请来的,那时也多有背着大锛走村串巷的木工。木工的工作是砍檩条、垛大梁、打门窗桌椅。一座新宅子的工程大概需要15天到一个月的时间。主家管饭,工钱也同样按工分来计算,本家族帮忙的人工钱全免。上梁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有一项祭奠活动。上梁前用红纸黑墨写好的“上梁大吉”贴在梁柱上,要置办鸡鸭鱼肉供奉。晚上要大摆筵席,宴请盖房子的大工与帮忙的众人,以示主家的感激。上完梁,要等几天才又开工,让建筑主体折落折落。脊檩上用毛笔写着:公元xxxx年x月xxx人建完。梁体上栓着红布条,这都是村人祈求美好愿望的形式。
新宅子盖好了,剩下收尾的活,主家慢慢地自家捣腾,收尾捣腾得差不多了,也该查日子搬家了。搬家前必须要查一个搬家的黄道吉日,预防搬家后有什么不正常的事情发生。这是村人的讲究,也是老辈人传下来的习俗。选定了搬家的日子,家里的老人要在选好的日子前几天去新宅子里住。这行为的意思有点驱鬼避邪的意思。人老骨头硬,百邪不侵,大有扫平一切妖魔鬼怪的意思,同时也有暖房暖炕的意思。搬家一般在凌晨进行,虽然东西不多,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仍然要在凌晨进行,老辈人都有夜不露财的讲究。搬家的当天,一家人都要在新宅子里吃一顿饭,表示搬完家了。
这时候,“温锅”的压轴戏开始上演。搬家了也就意味着分家另过,也标志着一个新的家庭的成立。出嫁的闺女分家另过,娘家无论如何是要帮助的;兄弟分家另过,作为兄弟姐妹自然也要帮扶一把;从老家庭里分出来,父母怎么也要给予支持。也就是说,来温锅的人成分很杂,七大姑八大姨、姥姥舅舅、兄弟姐妹、三亲四友、街坊邻居……来温锅的纷纷送些食物、礼品、添置家具,以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出嫁闺女的娘家要给闺女家买锅、碗、瓢、盆外带筷子,意思示“送聚宝盆”,“快快发家”。送面食,意思示“蒸蒸发发”,甚至吃饭用的小桌子,小凳子也有。主家会在新宅子的饭屋里垒炉砌灶,寓意安锅立灶,独立生活。来温锅的其他亲朋好友也会送锅,锅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做饭得用锅,炒菜得用过,居家过日子是离不开锅的。“锅”与过日子的“过”又是谐音,送口好锅便是送给好的生活,也是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另外要割肉买菜,买鸡买鱼。鸡代表“大吉大利”,鱼代表“年年有余”。都是对生活的祝福和对美好日子的向往。
不同的地理区域,温锅的习俗也不同,但都有美好的祝福包含在里面:泰安温锅,来者主要是亲友、邻居,所带礼品花样较多,有送钱的,有送鸡、鱼、肉、酒等食物的,还有送匾联、镜子、炊具、茶具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几乎无所不包。娘家门上送来的礼物主要是炊具,如锅、勺子等,还要送一对公鸡、两条大鲤鱼、两斤豆腐、两斤豆芽。这些礼物都象征喜庆吉利:鸡是大吉大利;鱼是年年有余粮;豆腐与“都富”谐音,意为发家致富;豆芽有生根发芽、生长的意思。但也有忌讳,绝不能送钟,谐音“送终”,很不吉利。
滕州温锅,娘家送两只鸡、两尾鱼、两斤豆芽等。在沂源,儿媳与公婆、妯娌分家迁入新居之后,媳妇娘家的父母、叔叔大爷、弟妹兄嫂、侄男侄女等,带上柴草、油盐、粮食、熟食、酒菜等,前去探望,其用意一方面是祝贺,另一方面是出嫁女单独过日子,刚刚自立,家境还不很宽裕,娘家凑些粮食,把粮囤添满,在生活上帮助一把。来到新家,娘家人一齐动手整理房间,安置院落,还共同打打今后过日子的“谱”。新主人中午设家宴,父母坐上座,公婆来作陪,充满浓浓的亲情,使得新户主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安慰。
……
温锅结束后,新宅子不再是空空洞洞的房子,而是充满了人间温情的家。入住新宅子的人也成了真正的家的主人。“温锅”的习俗能增进亲朋之间的感情、促进邻里之间的和谐,使得搬家的人尽快的适应新环境,快乐幸福的生活。
希望能采纳 谢谢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4:33
温锅是民间流传至今的一项习俗,山东省城乡极为普遍。温锅又称"温居"、"暖房"、"烧炕"、"添囤",指新房落成后,乔迁或兄弟分家一方迁进新宅者,热情邀请亲戚朋友前来认识新家门,亲友、邻居携带礼品前去庆贺,主人设宴款待来贺者的习俗,包含着众人添柴火焰高的互助传统。
旧时普通人家多不富裕,盖完新房后,常常会出现经济拮据的状况,来"温锅"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纷纷送来些食物、礼品,添置些家庭用具,以帮助他们度过困境。同时,这种习俗还能增进亲朋感情,促进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使迁居者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各地温锅习俗不同,让我们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感受一下这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