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1 11: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55
早在1970年代,粤语正音就已因为大众传媒的普及而引起关注。当中,梁醒波为学界所攻击的其中一个对象。梁醒波先生是香港粤剧界的著名丑生,后来加入了无线电视的晚间综合娱乐节目《欢乐今宵》里担纲演出。由于梁醒波在香港的受欢迎程度,他的“错误发音”被香港大众市民所学习。其中一个教授经常提及的例子,就是“姗姗来迟”这句成语。按原来粤语的发音,“姗”解作“迟”应读作“仙”,但他却在电视上唱出了“何以‘山山’来迟”的歌词。直到现在,香港人都只知“姗”读作“山”,而不知正音为“仙”。
当时,在大众传媒负责推广正音的,是在香港电台第五台晚间主持节目《咬文嚼字》的宋郁文,例如他主张“傀儡”的“傀”应该读成。(灰阴上声),不能读如‘块’音。
他的正音运动,直接引致后来香港电台在1980年代初期对广播员发音要求的纠正。这些被纠正的例子包括以下几个:
词语 习惯读音 “正音”
时间 时“谏” 时“奸”
报刊 报“罕” 报“看”
傍晚 “旁”晚 “磅”晚
核子 [hat9]子 [wat9] (搰)子
在当年,这一派主张将“时间”改读成“时‘奸’”,引起了颇大争议。
电视上亦有由林佐瀚先生主持的《每日一字》节目,但林先生对正音的态度比较宽容,并支持当一个读音已经普遍时,大众应该接受。
90年代以后,何文汇对推广粤语“正音正读”运动最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