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说文言文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6 10: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12:45
问题一:古代人真的就是说文言文吗? 不是,文言文之所以叫这么个名字就在于它是用来书写的。
古人普通百姓说话时与现在区别不大,最多是现代的一些字古代没有,都是用同音字代替,不过说话音同字不同也无所谓。
文人和官场上的人在私下说话也是一样,在正式场合说话会注意用词,但一般都是引经据典,也不会像写字一样用文言文,而且古代的奏章也不是完全按照文言文来书写的
问题二:古人的任何人都会说文言文吗?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叮,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所以古人并不是都会说文言文的
问题三:古代人说话都说文言文吗 、先秦时文言和口语基本一致中古汉语口语研究尚不足
大约在先秦时期,文言文还是和当时的口语一致的,与现在倾向使用双音节词不同,当时的汉语里单音节词占据上风。《论语》《孟子》这类,可以说就是当时口语的实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当时说话,就是这么个腔调。
但是由于书面语本身的保守性,加之以文言文为载体的儒家著作经典地位的确立,以及汉字对于汉语的巨大影响,文言文和口语很快就进入了漫长的双轨发展时期。
大约在两汉时期,口语和文言文就有了一定的距离。中国第一部方言著作、西汉扬雄的《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除了以通语解释方言以外,还注重以今语解释古语。《方言》卷一就记录:
假、炽、怀、摧、詹、戾、,至也……皆古雅之别语也,今则或同。[3]
(大意为:假、炽、怀、摧、詹、戾、这些词,都是“至”的意思……是从古语分化出来的不同说法,现在有些地方已经通用了。)
虽然文言文和口语都在发展,但前者远远跟不上后者的速度,距离越拉越大。可惜由于反映当时口语文献远没有文言文献那么丰富,中古时期汉语口语的研究尚有很大空间。
2、唐代出现白话文宋代文言彻底脱节
这种情况在唐朝出现变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佛教的大发展。由于潜在教徒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出于方便传播佛教、吸引教徒的目的,大量翻译的佛经和佛教故事多使用当时的口语,成为早期白话的重要来源。
到了宋朝,文言文和口语已经完全脱节。当时的读书人,未必能用文言文表达一般口语要说的意思。宋吕本中《轩渠录》记述了这么个故事:
族婶陈氏顷寓岩州,诸子宦游未归。偶族侄大琮过州。陈婶令作代书寄其子,因口授云:“孩儿要劣你子,以阋阋霍霍地,且买一把小剪子来,要剪脚上骨出儿胳胝儿也。”
(应为开封地区方言,大意为:要给孩子买把小剪刀,剪去脚上的硬皮和老茧。)
大琮迟疑不能下笔。婶笑云:“元来这厮儿也不识字!”[4]
宋朝的文人和学者们有时也使用白话文。譬如苏轼最爱用“呵呵”,在给挚友兼亲家文与可写信时、在给同事和文友鲜于子骏写信时、在给“河东狮吼”男主角陈季常写信时,都在末尾加上一句:“呵呵。”[5]大儒朱熹在《朱子语类》中点评史书时也是一口白话:“南北史除了通鉴所取者,其余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说。”[6]宋人的日常对话,就是这么通俗。
3、皇帝也爱说大白话:成吉思汗和朱元璋的圣旨
到了元代,由于汉语并非统治者的母语,很多时候连皇帝的诏书也直录当时的口语。《长春真人西游记》记录了一篇成吉思汗写给丘处机的诏书,全文如下:
宣差都元帅贾昌传奉成吉思皇帝圣旨:
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别来至夏日,路上炎热艰难来,沿路好底铺马得骑来么?路里饮食广多不少来么?你到宣德州等处,*好觑你来么?下头百姓得来么?你起身心里好么?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
其实“么”这个现当代汉语常用的语气词,早在唐就出现了,来源是“无”。敦煌写本中写作与“无”语音相近的“磨”“摩”,宋代以后写作“麽”“末”,慢慢地演化成“么”。至于“么”变成现代更常用的“吗”,那是清代的事情了。
明清,白话小说诸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等等,不胜枚举。皇帝批复奏章用大白话也不是稀奇事。明太祖朱元璋,听说沿海有倭寇来犯,怒而下诏:
“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相比之下,雍正对年羹尧的那一份表白,是不是显得柔肠百折了许多。
4、五四白话文运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书面语和口语发展的双轨发展,文言文和白话文对立的局面,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终结。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不摹仿古......>>
问题四:古人日常交流说的是文言文吗?平民,文人之间是否一样 古人的日常用语是白话,无论平民与文人都是日常说白话的。
只有书面用语才是文言文。
大家日常说话,没必要弄得说话前想半天,听的人还要理解一番。
问题五:古代人都用文言文说话吗 一般而言,书上所用语言与口头语言是对应的。我们不难看出,古时书写都用文言文,那么很显然人厂话也是用文言文的。况且对于古人来说这就相当于白话文啊,所以没有难度。老百姓当然也用,否则如何交流?
问题六:古代人日常说话是说文言文吗? “古代”这个概念太宽泛了
上古先秦时的语言
唐宋时看起来肯定是文言文
否则也不会有“古文运动”
中古(唐)以后俗语言就迅猛发展起来了
问题七:古代人日常说话是说文言文吗? 古代人日常说话不是说“文言文”。
在“文言文”这个词组中,“文言”是定语,“文”是中心词。这就决定了它是“文”而不是“语”。所谓文言文,就是指用文言语体写成的文章。同理,白话文是以宋元时期口语为基础形成的白话书面语体写成的文章,它们都不是口语,不能用于人们日常说话。
从文言产生发展过程看,先秦时期人们的口头说话更接近文言,因为文言是以那时的口语为基础的。由于那时的书写材料极其落后,乃至于文字多是刻出来的,所以,汉字一经被用作“文”,就力求精炼,如甲骨文,甚至几个字就可以表达一件事情,文字语言这就开始与口语相区别了。不过,因文字语言来自当时的社会口语,只要识字,都容易读懂。反过来说,那时的人日常说话与文言接近。
由于社会口语发展变化是每时每刻渐进的,人们日常说话都是以本人所处的时代、地域相关,并不需要用文言来规范。所以,各个时期的“古代人”都说的是自己那个时期、那个地方的话。
既然文言与口语如此相脱离,那为什么人们还要去学习研究文言?除了“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读懂文言文”这个基本道理外,更重要的是,文言实际上是沟通古今的语言桥梁。如果将英语说成是当今“横向交流”的工具,那文言也就是古、今、后人“纵向交流”的“公语”。中国古代有所谓“二十四史”,都是文言文,今天的人掌握了文言,就能学习历史。严格说来,清朝以后没有修史。如果修史的话,用现代文行不行?恐怕若干年以后的后人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