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你好,欢迎来到懂视!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文言文也用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2 16:5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11:48

1. 文言文中也的用法有哪些

-- 虚词“也”的用法

1.同现代汉语“也”。例:①那老儿也都相见了。②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吕安插。

2.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河南乐羊子这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③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④曹公,豺虎也。⑤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3.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以为且噬己也,甚恐。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④雷霆乍惊,宫车过也。⑤“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这谓也。

4.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①余闻之也久。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③其闻道也亦先乎吾。④是说也,人常疑之。

5.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例: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②缚者曷为者也?

6.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例: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②苟政猛于虎也!③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④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7.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8.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9.复合结构的用法

(1)“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⑴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⑵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⑶岂独伶人也哉!

(2)“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例:是鞭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3)“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例:唯求则非邦也与?

(4)“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例: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5)“也已矣”: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2. 古文中“也”的用法

(1)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旋见一白酋…英将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

(4) 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3.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及含义】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

4. 初中文言虚词“也”的用法,具体的,最好是结合初中文言文举例.

【也】(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②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唐雎不辱使命》)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②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同上)。

5. 文言文中“其”的用法

其 1.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1)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其”字的用法(一)“其”字用作代词的用法:又分几种情况:1、“其”字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必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④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夫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2、“其”字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3、“其”字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的用法: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其”字指示代词,表示远指的用法: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其”字指示代词的用法: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5、“其”字指示代词的用法: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其”字用作副词的用法:1、“其”字加强祈使语气的用法: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其”字加强揣测语气的用法: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其”字加强反问语气的用法: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三)“其”字用作连词的用法:1、“其”字表示选择关系的用法: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其”字表示假设关系的用法: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四)“其”字助词的用法: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几个. 下面我把首选的古汉语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并打给你. 而 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二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连词.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⒏ 如果.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四助词,跟“上”、“下”、“来”、“往”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或范围等,可译为“以”.例如:《图画》:“古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 ⒈相当于“之”.例如:《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⒉表语气.略近于“兮”.例如:《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够.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 ⒉能力.例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参考文献:《辞源》《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 回答:2007-10-18 16:22修改:2007-10-18 21:50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共0条评论。

其他回答 共2条回答评论 ┆ 举报 红红[智者]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下面是“而”用法总结! 而 (1) 第二人称代词,(2)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 2 )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⑧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本文共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修饰、转折等关系,想一想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探究“而”轻重音朗读的规律.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递进、重读) (2)、若夫……岩穴暝 (承接、轻读) (3)、朝而往,暮而归 (修饰、轻读) (4)、溪深而鱼肥 (并列、轻读) (5)、禽鸟……而不知人之乐 (转折、重读) 小结:凡是表转折或递进意味,都需重读,凡连接词与词,有调节作用的则应轻读.学生齐读,体会“也”和“而”的读法.。

7.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以”字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以”字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以”字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以”字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以”字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一)“以”字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以”字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以”字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以”字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以”字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英语句子要翻译成中文,大家帮忙呀 邮政储蓄卡密码忘了,被锁了再异地可以办理吗 作文会心一笑600字求 会心一笑的初三作文 会心一笑的作文 惠普打印机D2568的是加墨水好,还是改成连供好??改成连供要多少钱?? 惠普打印机Deskjet D2568墨盒在哪可以买得到,一个多少钱 高铁司机是否会被机器人代替 高铁是人工驾驶还是自动驾驶 金牛座是否有同性恋倾向大神们帮帮忙 我是一个学生,怎样做一个气质高雅的人?就是很淑女那种。必须要实用哦~~ 电脑没有网可以传图片到手机上吗?有数据线 如何加强国库监督作用 圆通快递为什么查不到? 皇室淑女的礼仪大全 买回来的干二荆条辣椒粘手怎么处理 手上抹辣椒了如何处理 手上抹辣椒了怎么办 淑女吃饭礼仪 淑女的社交礼仪 灯具店起什么名字好 iQOOneo6用的不是标配充电器充电会影响电池吗?,或者会不会对手机有负 ... neo6可以用6a的充电线 iqooneo6能用oppo的充电器吗? 那位能告诉我hygothic-extra这种字体在PS、AI里怎么用啊 水游草有什么特效药防治? 莲藕地里有水花生还有那个水游草怎么除? 喝酒礼仪常识有哪些 支付宝沾福气卡一天最多能沾几次呢? ps套版是指什么? 2017支付宝集五福一天只能扫3个吗 也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呢 文言文也的意义和用法 沛纳海为什么手动上链 江苏银行定活两便怎么转活期 江苏银行把账户多余钱存进去按定期算的叫 800元花呗分6期每月还多少 光纤和电话线怎么样连接 光纤与电话线怎么连上 梦见信号灯是什么意思? 梦到过马路 梦见抓猪要杀 什么可以放微波炉加热 梦见死人回来找我 梦见死人复活来看我是什么意思? 梦见自己光脚走路是什么意思 梦见养了两只狗狗 梦见养了两只小狗 梦见收留狗 梦见在清水河中拣了很多漂来的铜丝 梦见从猪栏里拿铜丝
    • 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