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馊了,于丹的鸡汤怎么熬下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39
正值高校开学季,近日,于丹发出一条微博,援引清朝光绪皇帝在京师大学堂的“开学讲话”,勉励今年入学的新生。可没多久,网友就指出,这篇“光绪讲话”是假的,来源于一部网络小说。而且此前多年,对这篇“讲话”的“证伪”在网上已热炒了好几拨。
“光绪皇帝提到的一个敌人是伪善,一个敌人是守旧,砥砺学子破心中之贼,致力国家强大。2015年的中国真的强大了……”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于丹老师熬制的这则开学鸡汤一如既往地情殷意切,不仅情怀满满,而且因语出皇帝而自带光芒,还有啥说的,来!干了这碗“皇家鸡汤”!
其实对于鸡汤手所用的“骨头”,*甚少关心。因为具备文化常识和思考能力的人对心灵鸡汤少有兴趣,自然不会较真其中的荒诞之处,而长期浸淫心灵鸡汤的人们只是寻求心理的安慰和支持,至于史实他们才不关心。所以,这条微博被转发4600多次,获得700多次点赞,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为啥到了于丹老师这里,却招致了*苛责,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我想是因为在大家的眼里,于丹老师不仅是鸡汤界的代表人物,也代表了鸡汤界的最高水平。这样一个著名高校的人文学科教授,一个名满天下的知名学者,一个拥有300多万粉丝的大V,人们对她的评价标准自然高于一般鸡汤手。
于丹老师对制作鸡汤的“骨头”向来是很讲究的。她使用的最著名的“大骨”取材自《论语》,这部儒家至尊经典自然拥有无可置疑的地位,就好像一碗人参大补汤,不管味道怎么样你都会对其功效深信不疑。更别说在于丹老师声情并茂、深入浅出的引导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如痴如醉,不断告诉自己,点背不能怨社会,淡定再淡定,至于有没有用,这就不是鸡汤的疗效范畴了。
心灵鸡汤的特点是价值观的模糊性,比如之前讲《论语》是时候虽然饱受诟病,但于丹老师依然能够岿然不动。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通俗道理就可以挡回多数对“误导”的质疑,而对硬伤的挑刺,公众可没那个耐心。
可这次不一样了,硬伤太过明显。如果说对经典的解读还可以归为“一家之言”的话,直接把网络小说当成史实传播就显得荒唐滑稽了。尤其这次事发具备*场功能的微博,就难怪大家较真了。
骨头馊了,鸡汤肯定熬不下去了。像前几天四川某中学食堂用“垃圾骨头”熬汤被发现后想要深埋销毁一样,于丹老师对那条微博进行了“深埋销毁”。但是,面对已经坐实的错误,删除微博、关闭评论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招致更多的批评,这一点已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应验。深谙传播之道的于丹老师不会不知道。
之前面对质疑于丹老师之所以有底气保持傲娇,很重要的原因是仍有大量粉丝对她深信不疑。可这次面对鸡汤里馊了的骨头,面对继续傲娇的于老师,粉丝们还能淡定下去吗?作为一名资深鸡汤手,多年来凭此技艺行走江湖,当然不希望因一块“馊骨头”而失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