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3 09: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22:36
大阿哥胤褆有十四个女儿和十五个儿子。
大阿哥胤褆的女儿:
1、第一女,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十月初六日申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嫁科尔沁台吉多尔济色稜,康熙五十年辛卯六月卒,年二十四岁。
2、第二女,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七月初二日寅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四十六年九月嫁李氏李淑鰲。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卒,年二十八岁。
3、第三女县君, 康熙三十年辛未三月十一日丑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嫁喀凯氏喇布坦。雍正元年癸卯正月卒,年三十三岁。
4、第四女县君,康熙三十一年壬申七月二十一日未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四十九年二月,嫁一等男又一云骑尉佐领孙承恩。康熙五十年辛卯二月卒,年二十岁。
5、第五女县君,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月二十八日卯时生,母为妾吴雅氏,郎中巴奇纳务达哈之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嫁科尔沁台吉塞楞纳穆扎尔。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四月初四日巳时卒,年六十六岁。
6、第六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初九日卯时生,母为妾李氏,李浩山之女。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六月卒,年五岁。
7、第七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二十六日酉时生,母为妾晁氏。雍正十二年甲寅九月,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台吉拉锡。女乾隆元年丙辰十一月卒,年二十七岁。
8、第八女县君,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申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雍正十一年癸丑十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罗卜藏敦多卜。县君乾隆五十三年甲午九月十三日丑时卒,年六十七岁。
9、第九女县君,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四月十九日亥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一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吉尔第;县君乾隆十五年庚午十一月初八日辰时卒,年三十六岁。
10、第十女县君,康熙五十六年丁酉七月初八日卯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雍正十一年,癸丑七月,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汪扎尔。县君乾隆二十年乙亥九月十一日巳时卒,年四十岁。
11、第十一女,康熙六十年辛丑七月初七日巳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与第十女同母;康熙六十一年壬寅三月卒,年二岁。
12、第十二女,雍正元年癸卯四月初七日丑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与第十一女同母。雍正二年甲辰十二月十二日申时卒,年二岁。
13、第十三女郡主,雍正二年甲辰六月十八日丑时生,母为妾晋氏,达色之女,乾隆二年丁巳六月抚育宫中。
选婿科尔沁珠郎汉济拉马氏僧滚扎青,未婚,婿于乾隆五年庚申五月卒,郡主守节,乾隆五十八年癸丑七月十五日亥时卒,年七十岁。
14、第十四女县君,雍正三年乙巳八月十六日寅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与第十二女同母,乾隆十一年丙寅正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吉喇里达。县君乾隆十六年辛未十月二十日丑时卒,年二十七岁。
大阿哥胤褆的儿子:
1、第一子弘昱,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九月三十日丑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五十七年戊戌正月十三日未时卒,年二十三岁。嫡妻赫舍里氏,尚书赫呢之女。无嗣
2、第二子奉恩镇国公弘方,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八月十二日申时生,母为妾王氏,王忠之女,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十二月五日卯时卒,年六十九。
3、第三子弘韦,康熙四十四年乙酉七月初七日寅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三月十九日亥时卒,年六岁。
4、第四子弘曜,康熙四十六年丁亥正月初二日寅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四月初十日丑时卒,年四岁。
5、第五子未有名,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九月初二日子时生,母为妾关氏,麻色之女;康熙五十年辛卯正月十七日亥时卒,年三岁。
6、第六子二等侍卫弘晗,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一月初十日戌时生,母为妾钱氏。乾隆十九年甲戌十二月初九日巳时卒,年四十六岁。
7、第七子三等侍卫弘勺,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二月十二日酉时生,母为妾阮氏,雅图之女。乾隆七年壬戌六月二十七日卯时卒,年三十四岁。
8、第八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月十四日未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五十年辛卯六月初八日戌时卒,年二岁。
9、第九子未有名,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九月十九日亥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二月初十日巳时卒,年六岁。
10、第十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二月十九日丑时生,母为妾吴雅氏,郎中巴奇纳/务达哈之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五月十一日未时卒,年五岁。
11、第十一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十九日寅时生,母为妾晋氏,达色之女;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三月十一日巳时卒,年四岁。
12、第十二子奉恩将军弘晌,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二月十九日亥时生,母为妾高氏,高登科之女;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三月十五日子时卒,年六十四岁。
13、第十三子三等侍卫弘同,雍正元年癸卯五月二十八日辰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四月二十七日丑时卒,年三十八岁。
14、第十四子弘明,雍正十年壬子三月十一日戌时生,母为妾晋氏,达色之女;嘉庆十一年丙寅十月十六日未时卒,年七十五岁。
15、第十五子弘屯,雍正十年壬子十月初一日戌时生,母为妾范氏,二格之女;嘉庆十年乙丑六月初十日申时卒,年七十四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胤褆
爱新觉罗·胤禔,1672年-1735年,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长兄。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史说其长相极为俊美。
本 名 爱新觉罗·胤禔 别 称 允禔、保清 所处时代 中国清朝 民族族群 满族 出生地 北京紫禁城 出生时间 康熙十一年 1672年3月12日 去世时间 雍正十三年 1735年1月7日 主要成就 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 封 爵 直郡王 享 年 63 父 亲 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帝 母 亲 惠妃 纳喇氏 身 份 庶长子、皇长子、大阿哥 兄 弟 爱新觉罗·承庆胤禔是大阿哥,读作yìn tí。
爱新觉罗·允禔()(1672年-1735年),原名爱新觉罗·胤禔,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长兄。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殇未齿序,故为皇长子。
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允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
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
扩展资料:
胤禔生平大事介绍:
1、九子夺嫡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
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2、镇魇胤礽
皇三子胤祉向康熙揭发:皇长子与一个会巫术的人有来往。经查,发现胤禔用巫术镇魇胤礽,阴谋暗害亲兄弟,并有物证。其母惠妃绝望,向康熙帝奏称胤禔不孝,请置正法。
康熙皇帝对胤禔所作所为极为气愤,宣示其为"乱臣贼子。"下令,夺郡王爵,严加看守,在府第高墙内幽禁起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禔
1、胤禔:yìn tí 爱新觉罗·胤褆(1672年-1735年),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长兄。
2、胤礽:yìn réng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
3、胤祉:yìnzhǐ 爱新觉罗·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清朝宗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三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异母兄,生母荣妃马佳氏。
4、胤禛:yìnzhēn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
5、胤禩:yìnsì 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
6、胤禟:yìn táng 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726年),雍正帝即位之后改名为允禟,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
7、胤䄉:yìn é 爱新觉罗·胤䄉(1683年11月28日-1741年10月18日)清朝宗室,康熙帝的第十子,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遏必隆之外孙。
8、胤祥:yìn xiáng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4月16日—1730年5月4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9、胤禵:yìn tí 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1755年),又名允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清世宗胤禛同母弟,于雍正元年(1722年)改名为允禵。
扩展资料:
从明代开始的皇帝为了避免自己的名字需要避讳,而给老百姓使用文字带来困扰,他们都会自己造一个字,一般来说是民间肯定不会用到的字。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 (拼音:yǔn )字,单单十三子胤祥死后雍正将“胤”字还给了他这个终生对他忠心耿耿的弟弟。
清朝还经历了有名的九子夺嫡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
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
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雍正为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由皇帝写诏书并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直到皇帝驾崩后人才能打开并宣布继承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九子夺嫡
爱新觉罗·胤禔没有被葛尔丹俘虏。
爱新觉罗·胤禔(1672-1735年),康熙帝长子,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 胤禔在诸皇子中是比较聪明能干的,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巡视,都有所作为。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九年,年仅十八岁的胤禔奉命随伯父抚远大将军福全出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他与内大臣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这年三月,26岁,被封为直郡王;第三次是康熙三十九年随同父皇巡视永定河河堤,任总管,还衔命祭华山。1、胤禔:yìn tí 爱新觉罗·胤褆(1672年-1735年),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长兄。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
2、胤礽:yìn réng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清世宗胤禛异母兄,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
3、胤祉:yìnzhǐ 爱新觉罗·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清朝宗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三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异母兄,生母荣妃马佳氏。
4、胤禛:yìnzhēn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5、胤禩:yìnsì 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
6、胤禟:yìn táng 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726年),雍正帝即位之后改名为允禟,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属于八阿哥党。
7、胤䄉:yìn é 爱新觉罗·胤䄉(1683年11月28日-1741年10月18日)清朝宗室,康熙帝的第十子,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遏必隆之外孙。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敦郡王。因党附胤禩,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胤䄉病死,年五十九岁。以贝子礼安葬,子6人。
8、胤祥:yìn xiáng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4月16日—1730年5月4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
9、胤禵 :yìn tí 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1755年),又名允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清世宗胤禛同母弟,清高宗乾隆帝皇叔,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于雍正元年(1722年)改名为允禵。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 *** 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扩展资料: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字;惟皇十三子怡亲王胤祥与雍正最为亲密,去世后雍正又命复其名中胤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清朝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受到宗法制影响,立次子为太子是因为他是嫡子。而爱新觉罗·胤禔为庶长子。依据立嫡不立长的原则应该立胤礽为太子。废了胤礽后其一族都应受牵连所以失去成为太子的机会,而胤禔在太子被废之前就被囚禁。
自明朝开始,是在立嫡不立长的情况下立长不立幼。康熙年间已是封建*鼎盛时期。
扩展资料:
立嫡问题在封建宗法社会中特别重要。其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公羊传·隐公元年》)。即:都是正妻之子,则立其年长者,不论其贤能与否;如都是庶子,则看谁的生母身分高贵就立谁,而不论年龄,这叫“子以母贵”。
以上原则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但随着时代不同略有变化。《唐律》规定,“诸立嫡违法者,徒一年。即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得立庶以长。不以长者亦如之。”
据《唐律疏议》,如果嫡妻之长子已死,则“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玄以下准此”。比起春秋时略有变动。立嫡的原则虽是如此,但也有例外。
据《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父“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孟尝君是贱妾所生,但由于他“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另外,还有请神选嫡之法,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和《昭公十三年》。
尽管对立嫡有种种规定,但由于嫡子所具有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在历史上还是导致层出不穷的兄弟相杀,骨肉相残的夺嫡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