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3: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3:52
11月8日,国新办举行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布会,会上对应急管理部2018年组建以来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今年安全生产情况、拉闸限电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极端天气、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情况及其应对等问题进行介绍和解答。
应急管理部副*周学文表示,整体来看,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2018—2020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应急管理部组建前三年分别下降了26.9%、27.6%,其中重大事故下降41.9%、39.7%,特别重大事故下降66.7%、77.1%,全国已连续25个月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打破历史记录;全国自然灾害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比应急管理部组建前三年分别下降41.5%、65.0%、10.6%。
应急管理部副*宋元明指出,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三期”叠加的现实情况,即年底事故高发期、能源保供高峰期和灾害天气多发期。我国仍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频多发。
周学文指出,新时代我国应急管理事业才刚刚起步,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拉闸限电增加安全生产压力
安全生产始终是应急管理事业的“基本盘”和“基本面”。宋元明指出,我国安全生产总体上是稳定下降的曲线,但这个曲线是锯齿波动的,今年以来,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比去年和前年略有上升,有小幅度反弹。
今年以来,我国共发生14起重大事故,分布在矿山、道路交通、消防、建筑业和燃气等行业领域。
宋元明表示,我国化工、矿山、尾矿库等传统产业点多面广,传统风险依然存在。同时又叠加很多燃气管网、建筑工程、桥梁建设周期的变化,随着时间推移进入老化期,一些风险又要集中呈现。还有一些如新能源电池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带来的新风险,以及油气增储扩能、高铁、大型综合体等等增加新风险。极端天气增多,也对安全生产造成很大威胁。
当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煤炭保供压力比较大,部分地区拉闸限电,对安全生产工作带来压力和挑战。
宋元明介绍,其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必然导致下游企业成本增加、经营困难,企业在经营压力加大情况下就可能减少安全投入力度。
第二,在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保供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一些煤矿短期内可能会大范围、大幅度地抢产量,也可能出现一些降低安全条件、放松监管的情况。价格高,还可能引发一些准备关闭的煤矿还要搞一次“最后的疯狂”,乃至于一些已经关闭的煤矿也可能出现“死灰复燃”的情况。
第三,限电措施可能冲击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石化、钢铁、危化品、煤矿都是连续作业的企业,一旦停电以后危害很大。同时,会对一些企业的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会造成影响,“停停开开,一旦停电过后还会补偿性地生产,再把损失补回来,又造成新的超能力生产,这些都是安全生产的不利因素。”
针对能源保供高峰期、年底事故高发期和灾害天气多发期的风险挑战,应急管理部采取持续加强督导检查,推动加强煤矿安全增产保供措施,实施有序限电,组织各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强化预防检查和安全技术服务等措施。
宋元明表示,国家矿山安监局的领导班子带队对10个煤矿灾害严重地区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具有增产潜力的煤矿尽快释放产能,在保供的同时也要加大对违法违规煤矿的打击力度。“这样做既为能源保供工作保驾护航,也能够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应急管理部也督促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限电方案,实施有序限电,推动有关部门和企业制定落实停电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严防停电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今年洪涝灾害较往年严重
周学文谈到,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非常高、造成损失重,这是我国基本国情。本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大约3亿人次受灾,平均一年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亿元。
今年1-10月,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了1.06亿人次受灾,855人死亡失踪,58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1.3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的受灾面积1194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212亿元。跟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今年受灾人次下降29.1%,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下降10.4%,倒塌房屋数量上升了8.1%,直接经济损失下降了9.0%。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今年以来,江苏南通龙卷风、河南郑州特大暴雨、湖北随州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周学文表示,“这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虽然发生的概率小,但是致灾强度大、灾害后果重,给防范应对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挑战包括精准预报很难、突发性强、灾害链条长、处置要求高等。
为此,应急管理部针对性采取突出强化底线思维、预报预警、预案可操作性、统一指挥、力量预置和社会动员等措施予以应对。
周学文指出,极端强降雨往往引发严重的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生产安全事故等各类次生衍生灾害。今年我国洪涝灾害有两个显著特点:雨水分布总体上是北多南少,北方降雨多,洪涝灾害重;秋汛历史罕见,入秋以来,长江上游和汉江、黄河中下游、海河南系等多个流域发生秋汛。
相较往年,今年洪涝灾害比较严重。1-10月,洪涝灾害共造成5890万人次受灾,590人死亡失踪,351.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0.3万间房屋倒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406亿元,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受灾人次下降12.9%,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上升9.7%,紧急转移安置人次下降8.5%,倒塌房屋数量上升25.3%,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2.3%。目前,河南、山西、陕西还有部分受灾群众因为房屋倒塌处于过渡安置状态。
为应对洪涝灾害,抢灾救灾,应急管理部采取多方面措施。包括迅速开展应急救助,使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抢抓时间,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精心部署做好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等。
周学文表示,应急管理部正抓紧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前谋划倒损民房恢复重建,部分具备条件的省明确在春节前全面完成倒房重建目标,正全力帮助受灾群众早日入住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