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7: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5:50
大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清晨,围困明军数日的瓦剌人再次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土木堡的明军主力在水源被断的困窘之下,无力抵抗最终溃败。
数十万明军如同潮水般溃散开来,被追赶上来的瓦剌骑兵无情地收割着生命,此刻,中军大帐内的明英宗眼神里充满了绝望,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成为明朝第一位被俘的皇帝。
土木堡惨败、皇帝被俘的消息,绕过了兵部和内阁,当夜便通过宫廷的特殊渠道传入了内廷之中,而隐匿在权力巅峰之上的那个女人——明英宗的母亲孙太后,此刻的内心更是如同掀起了滔天巨浪一般,其身体仿佛秋风中的枯叶,瑟瑟发抖了起来。
自己的儿子,大明的皇帝竟然被瓦剌人俘虏了,这种破天荒的事情发生了,让自己该怎么办?
历史上的孙太后面对这种困局,可没有《大明风华》中表现的那么果断、大公无私,作为母亲,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儿子赶紧回来。
一个想尽办法的母亲孙氏,作为大明的皇太后,她同时也是一位母亲,一位与常人并无二致的母亲,在儿子被俘虏之后,她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国家安危,而是想尽办法赶紧把儿子给弄回来,毕竟儿子只有一个,而且后面还有人盼着当皇帝呢。
冷静下来的孙太后,并没有把皇帝被俘的消息公开,她要争取时间,在消息还能捂得住的时候,争取进行补救。
争取赎回皇帝孙太后秘令,派人在最短时间内,和瓦剌人谈判,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将皇帝赎回来。
同时,孙太后和儿媳妇钱皇后一起 ,将宫中金银珠宝、 文绮彩缎等珍贵财物全部搜集出来 , 命人以八匹健马驮负送财物迅速赶往瓦剌的也先军营之内, 而且还允许大同等地守将把所在之地,将储备的两万两千万两军备银子悉数献往瓦剌军营,
为了救儿子,这位冲昏头的母亲,希望用金银财宝来打动瓦剌也先的心,让其能够还回自己的儿子。
稳住郕王一方面想尽办法捞皇帝,另一方面,面对皇位的威胁者郕王朱祁钰,孙太后开始用拖的*,让其先好好监国,不该他想的非分之念,不要胡思乱想。
孙太后很快便颁敕给朱祁钰:“迩者寇犯边, 皇帝率大军亲征 , 已尝敕尔朝百官。 今尚未班师 , 国家庶务不可久旷 , 特命尔暂总百官, 理其事。 尔尚夙夜祗励以率中外 , 毋怠其政 , 毋忽其众 , 钦哉 !”。
这份敕文之中,只字未提英宗被俘一事 , 只是不疼不痒地说了句 :皇帝“尚未班师”, 给人以英宗仍有望在近日返京的假象 。
敕文中命朱祁钰 “暂总百官 , 理其事”,这就明显地告诉朱祁钰和百官,如今,明英宗朱祁镇仍是皇帝 , 而朱祁钰只能按照英宗先前的安排 , 暂时代理国政 , 不能有其他 “非份之念” 。
自己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看老天爷了,能不能保佑自己儿子渡过这个难关了,然而,她实在是想得太幼稚了。
首先也先根本就没想过收手,土木堡一战大胜,刺激得瓦剌人激起了恢复大元故土的念头,瓦剌也先也雄心勃勃地称道:“我常告天 , 求大元一统天下 , 今果有此胜 !”
瓦剌也先觉得,此番大胜之后,恢复大元领土 , 重现蒙古祖先辉煌的时代已经到来 ,这次他领着十数万瓦剌军,就没打算走了,去北京,一直打到元大都,改朝换代去!因此在接到孙太后的金银财货之后,瓦剌也先并没有按照约定放人,他毁约了,其继续押着明英宗去闯关,直入明朝腹地。
而作为监国的朱祁钰也很压抑,因为土木堡大败的消息怎么可能捂得住,告急的文书如同雪片一般飞来,皇帝被押着到宣府城下叫城门这种丑事自然也迅速被上报过来,都放在案头上呢,皇太后却睁着眼说瞎话,说什么皇帝还在北面,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能回来才怪?这个时候皇帝还是那位瓦剌人的俘虏,而自己这个监国的命令能大得过皇帝的命令?
这朝局,自己玩不转,出了差错,黑锅恐怕都是自己的,朱祁钰很压抑,同时压抑的还有朝廷百官,都这个时候了,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吧,大家还是敞开了唠吧。
赎回皇帝的计划落空了,而朝臣和朱祁钰看向自己的眼睛里,也都充满了疑惑,皇帝去哪儿?孙太后也知道,皇帝被俘的消息看来是怎么也捂不住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自己的孙儿只有两岁,根本继承不了皇位,按照事情的发展,郕王登基的事实,恐怕也难以阻挡,这个时候,必须为自己和孩子争取最大的利益,她不能忍受皇位的丢失,既然儿子不能当皇帝了,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孙子的皇位一定要保全。
八月二十日, 司礼监太监金英传达了孙太后的旨意 :“ 今立皇帝庶长子见深为皇太子 。该衙门便整理合行事宜 , 择日具仪以闻”。
两天之后后 , 孙太后再次颁发诏书 , 正式立明英宗之长子朱 见深为皇太子并在诏书之中,首次公开承认了明英宗被俘的事实。
“因虏寇犯边 , 不得已躬率六师往正其罪 , 不意被留虏庭。”
皇太后终于承认了皇帝被俘的事实,那接下来就好办了,在于谦等朝臣的强烈奏请之下,最终孙太后只得同意,以皇太子不得更改为条件,同意了朱祁钰登基即皇帝位。
这是一场交易,孙太后自己也没有谱,这是否是一场划算的交易,可靠性有多大,但事情既然已经到这里,自己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随着北京保卫战的结束,皇帝朱祁钰的威望逐渐攀上了顶峰,而孙太后的影响看起来日益微弱,面对这种弱势,孙太后并没有坐以待毙,她要竭力维护最后的希望。
景泰帝朱祁钰虽然当上了皇帝,但他很憋屈,纵然自己有一万个不愿意,太上皇还是被迎回来了,皇太子还不是自己的儿子,这让他很上火,然而当其最终下定决心毁约之后,灾难却接踵而至。
而反击的人,除了明英宗朱祁镇,还有这位深藏在皇宫内的孙太后,这位当了三年皇贵妃,七年皇后,十四年皇太后的女人,发动起反击之时,虽然无声,却胜过雷霆!
明英宗回来之后,被软禁在南宫之内,作为皇帝的朱祁钰为何不阴掉明英宗,纵使发生了金刀案这种谋逆明显的事情,为何不敢动手,怕的恐怕不止是声誉,估计还有后宫这位太后方面的顾忌,孙太后这个隐匿在内宫的女人能量有多大?
景泰帝即位之后,八年时间,一个正常的年轻男人,竟然只有一个儿子,还是自己当上皇帝之前所生,实在是奇怪至极。
这段时间内,内宫为景泰帝物色了大量娼女入宫,这些娼女自身常年服食良药,同时景泰帝本人也有可能因此染病无法生育,而这里面谁有这么厉害的手段,能够让后宫之人听服自己的命令,阴了皇帝?
在景泰帝身边,有一个太监蒋安,许多史书都明确记载了是他最后勒死了朱祁钰,这个日夜潜伏在朱祁钰身边的宦官,监视着景泰帝日常的一举一动,而看似唯我独尊的景泰帝,始终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中,这个背后掌控局面的人是谁?
而最终让景泰帝朱祁钰悔恨终身的莫过于毁约后的代价,年幼的朱见济在当上皇太子不久,就暴毙身亡,在深深的皇宫内苑,杀人于无形,最后还能让皇帝也找不出蛛丝马迹,手段实在是高!
而对于夺门之变,史书上明确记载,在政变之前,曹吉祥等人是先请示皇太后孙氏的,而孙氏最终从幕后站了出来,为政变颁发了合法的执照,正是孙太后的号召,才使得那些政变的人们,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变成了执行公务。
天子疾大渐 , 殆兴 , 天位久虚 。 上皇居南内于今八年 , 圣德无亏 , 天意有在 。以奸臣擅 谋 , 闭而不闻 , 欲迎立藩王以承大统 , 将不利于国家 。亨等其率兵以迎。
历史上都知道是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的夺门之变,然而,细数夺门之变的人群,就能发现,孙太后这次是真拼了,不仅走出了幕后,还让自己的族人(孙太后的弟弟会昌侯孙继宗)也参与了政变,此次行动,只准成功,不许失败。
臣同总兵官忠国公石亨、太平侯张月、文安伯张尼及臣弟显宗率领子侄甥婿 、义男 、家人 、军伴四 十三人 , 各藏兵器 , 夺取东上门 , 直抵宫门 , 恭请皇上登大宝。
当礼乐之声伴着杀戮响起之时,孙太后,这个在宫廷阴谋、剑光之中趟过来的母亲,最终将皇位还给了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忠还是奸,娘总是没有负你。
历史最终隐匿于迷雾之中,我们也只是努力的擦拭,希望能够更尽可能地接近事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