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什么条件才会下雪?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3:0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4:39
下雪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水汽饱和
饱和水汽量是指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当饱和的空气冷却到*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因为冰面饱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长所要求的水汽饱和程度比水滴要低。
所以在高空低温环境里,冰晶比水滴更容易产生。
二、空气中有凝结核
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大气凝结核由固态物质、溶液滴或两者的混合物组成,其化学成分很复杂,最常见的是氯、氮、碳、镁、钠、钙等化合物。大气中的水汽能在其上凝结而成小水滴的悬浮微粒,通常称凝结核。
若没有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湿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但这样大的过饱和现象在自然大气里是不会存在的。所以没有凝结核的话,我们地球上就很难能见到雨雪。
扩展资料:
通常人们对雪的最大是和寒冷挂钩的,但雪其实还具有保温的作用。
积雪,好像一条奇妙的地毯,铺盖在大地上,使地面温度不致因冬季的严寒而降得太低。积雪的这种保温作用,是和它本身的特性分不开的。
人们冬天穿棉袄很暖和,这是因为棉花的孔隙度很高,棉花孔隙里充填着许多空气,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这层空气阻止了人体的热量向外扩散。
覆盖在地球上的积雪很象棉花,雪花之间的孔隙度很高,就是钻进积雪孔隙里的这层空气,保护了地面温度不会降得很低。
积雪的保温功能是随着它的密度而随时在变化着的新雪的密度低,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就多,保温作用就显得特别强。老雪呢,象旧棉袄似的,密度高,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少,保温作用就弱了。
一般刚下的新雪孔隙大,保温效应最好,到春天融雪后期,积雪为水所浸渍,这时它的导热系数就更接近于水了,积雪的保温作用便趋于消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4:40
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饱和的空气冷却到*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因为冰面饱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长所要求的水汽饱和程度比水滴要低。也就是说,水滴必须在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不小于100%时才能增长;而冰晶呢,往往相对湿度不足100%时也能增长。例如,空气温度为-20℃时,相对湿度只有80%,冰晶就能增长了。气温越低,冰晶增长所需要的湿度越小。因此,在高空低温环境里,冰晶比水滴更容易产生。
另一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有人做过试验,如果没有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湿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但这样大的过饱和现象在自然大气里是不会存在的。所以没有凝结核的话,我们地球上就很难能见到雨雪。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比如说海盐、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所以我们有时才会见到天空中有云,却不见降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采用人工降雪。
雨
我们已经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雨滴和雪花就是由它们增长变大而成的。那么,小水滴和小冰晶在云内是怎样增长变大的呢?
在水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并合而增大的。因此,在水云里,云滴要增大到雨滴的大小,首先需要云很厚,云滴浓密,含水量多,这样,它才能继续凝结增长;其次,在水云内还需要存在较强的垂直运动,这样才能增加多次碰撞并合的机会。而在比较薄的和比较稳定的水云中,云滴没有足够的凝结和并合增长的机会,只能引起多云、阴天,不大会下雨。
在各种不同的云内,其云滴大小的分布是各不相同的,造成云滴大小不均的原因就是周围空气中水汽的转移以及云滴的蒸发。使云滴增长的因素是凝结过程和碰撞并和过程,在只有凝结作用的情况下,云滴的大小是均匀的,但由于水汽的补充,使某些云滴有所增长,再加上并和作用的结果,就使较大的云滴继续增长变大成为雨滴。雨滴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下降,当有上升气流时,就会有一个向上的力加在雨滴上,使其下降的速度变慢,并且一些小雨滴还可能被带上去。只有当雨滴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下降到地面,形成降雨。
冰雹
冰雹多来自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中。冰雹的直径一般在5-50毫米范围内,大的可达到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可以想象,即使个体不大的冰雹能够在云中存在,也需要强大的上升气流。据统计,降雹时上升运动的速度必须大于20米/秒,要产生直径10厘米的大雹,则需要20米/秒以上的上升速度。所以,一般要云顶发展到对流层顶附近才有可能降雹。冰雹并不是当气流上升到0℃的高度以上就立即生成的,解剖冰雹可以看到有一个不透明的核心。外面由透明与不透明的冰层交替包围着。所以冰雹远远看去一片白,并不像冰块那样透明。为什么冰雹是这样的结构呢?这是由冰雹形成的过程决定的。因为积雨云中温度0℃高度以下是水滴,以上为过冷水滴与冰晶、雪花,当过冷水滴随上升气流上升时与冰晶或雪花上冻结,形成冰雹的核心。由于冻结的时间非常短,冻结速度又很快,所以,形成的雹核里混有空气,组织比较疏松,形成不透明的白色冰层,冻结得愈快,冻结成的冰层愈白,愈不透明。雹核形成以后因为重量较大,或者上升气流减弱,就会下降,当降到0℃高度以下气温较高,使雹核表面部分的冰融化成水,同时在下降过程中也会与一些雨滴相碰,又有一些水粘在外面。当外面包着水的雹核又遇到强的上升气流,再一次被带到0℃层以上。这时雹核外面的水又冻成冰,这时是逐渐冻结的,所以成为透明的冰层。当冰雹再遇到过冷水滴,在其上凝结并与冰晶、雪花相碰时则又形成不透明的冰层,冰雹体积加大,又下降,如此往复多次,就可能形成很大的冰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4:40
在天空中运动的水汽怎样才能形成降雪呢?是不是温度低于零度就可以了?不是的,水汽想要结晶,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饱和的空气冷却到*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因为冰面饱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长所要求的水汽饱和程度比水滴要低。也就是说,水滴必须在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不小于100%时才能增长;而冰晶呢,往往相对湿度不足100%时也能增长。例如,空气温度为-20℃时,相对湿度只有80%,冰晶就能增长了。气温越低,冰晶增长所需要的湿度越小。因此,在高空低温环境里,冰晶比水滴更容易产生.
另一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有人做过试验,如果没有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湿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但这样大的过饱和现象在自然大气里是不会存在的。所以没有凝结核的话,我们地球上就很难能见到雨雪。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比如说海盐、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所以我们有时才会见到天空中有云,却不见降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采用人工降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4:41
雪是降水的一种型式,其形成条件与形成下雨是一样的,差异仅在於当时空气温度的不同,雪在0度以下形成的。
一般下雪的近地面温度都是在冰点以下,如果当近地面空气的温度在0度C以上,则自空中降落的雪被融化,这种情形与下冰雹类似,一般当结冰高(0度C高度)很高时,冰雹在下落过程中会被融解,当低于其表面时,即变成水滴,但当冰雹直径很大或结冰高度是很高时,下降过程中的增温无法使其完全融解而降到地面,因此仍然是冰块(粒),这就是冰雹。
如果当时空气的温度在0度C以下,则空气饱和形成水滴和冰晶,雨滴下降过程中的气温在0度C以下会形成白色或半透明冰晶构成的降水即称为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4:41
0度以下,并且空气潮湿且空中有乌云,像是下雨之前那样的乌云,云团越大,下的雪越大
下雪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下雪的必要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气温需降至冰点以下,以便水汽能够凝结成雪。在冬季,尤其是在北半球的寒带和极地地区,气温通常会下降至冰点以下,从而满足这一条件。2. 水汽:空气中的水汽必须达到饱和状态,才能形成雪。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这取决于温度和空气压力等因素。某些地区由于气...
下雪要具备什么条件?
1、下雪需要大气中存在足够冷的冰晶核。2、必须有充足的水汽。3、气温需降至0℃以下。如果冷空气强烈并带有湿气,1℃至10℃的气温也可能形成雪花。4、大气中的水蒸汽直接凝华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雪花。这通常发生在云层温度极低的情况下,小水滴结成冰晶后落到地面,形成雪花。5、雪融化时会吸收热量,...
下雪条件是什么
下雪的条件如下:1. 水汽饱和与凝结核的存在:下雪需要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有足够的凝结核。凝结核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它们可以是土壤、尘埃或者盐粒等。这些颗粒提供了表面,使得水汽可以凝结成水滴或冰晶。2. 温度低于冰点:雪花形成的另一个关键条件是温度要低于冰点。当饱和的空气冷却...
下雪要满足什么条件
1. 降雪首先需要大气中存在足够的冷冰晶核。2. 充足的水汽是降雪的另一个必要条件。3. 气温需降至0℃以下,这样才能形成雪花。4. 如果冷空气足够强烈并且带有湿气,即便气温在1℃至10℃之间,也有可能出现降雪。
下雪的条件有哪些呢?
下雪的条件如下:1、大气中需含有较冷的冰晶核。2、饱和的空气冷却到一定温度时,空气里多余的水汽就会变成水滴或冰晶(雪花)。3、空气里要有凝结核,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颗粒。如果没有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很难凝结成雨雪。雪的特点:雪花的形状多种多样,但是大多是六边形。雪花是...
下雪的条件是什么
气温低于0℃、水汽充足、上升气流等。1、降雪的前提是气温低于0℃,只有当大气中的水汽遇到低于0℃的冷空气时才会形成雪花。2、在低温的条件下,大气中需要有充足的水汽才能形成雪花。3、上升气流是降雪的重要条件之一,只有当大气中存在上升气流时,水汽才会上升并冷却成雪花。
下雪的条件
2、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通过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才能凝聚成水滴,从而形成降雪。雪是降水的其中一种形式。气象上将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降水。雪是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雪花多呈...
下雪的条件有哪些?
下雪的条件主要包括:1. 水汽饱和:当空气在某一定温度下达到水汽的最大容量,即饱和水汽量时,如果这样的空气冷却至露点以下的温度,空气中的多余水汽就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而形成雪。2. 存在凝结核:凝结核是指在空气中悬浮的微小固体颗粒。它们的存在是必要的,因为如果没有凝结核,空气中的水汽...
请问下雪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啊?
1. 雪的形成需要大气温度降至一定程度。虽然人们通常认为需要零度以下,但实际上,雪可以在2⁰C以下的温度下形成,因为雪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2. 水蒸气的存在是形成雪的另一个必要条件。雪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因此,有水汽的环境是雪形成的基础。3. 冰晶之间的碰撞生长是雪花...
下雪具备什么条件才会发生
下雪的发生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低温、水汽和凝结核。首先,低温是下雪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地面温度需要低于冰点,也就是0°C,这样大气中的水汽才能凝结成冰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在0°C以下才会下雪,因为在高空中的温度往往比地面更低,所以即使地面温度稍高于0°C,只要高空中有足够的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