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会说话导致成功的例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9:2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2:10
我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同一句话,换一种说法,就能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屡败屡战”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据说曾国藩的湘军与太平军交锋,接连吃败仗,在上奏折汇报情况的时候,曾国藩灵机一动,拿起笔将“屡战屡败”改成了“屡败屡战”,顿时就成了威武不屈的英雄。咸丰看了奏折后非常满意,令其重整旗鼓,继续战斗。
还有一个关于尚可喜的故事,与“屡败屡战”有异曲同工之妙。
尚可喜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叛明投清的三大叛将之一,也是“三藩”之中唯一得到善终的人。本来祖籍也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的人,后来举家迁往衡水,再后来又到了辽东,尚可喜本来是毛文龙养孙,后来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尚可喜一看再混下去没什么奔头,脑子一热就降清了。
尚可喜跟着清朝一路征战,攻朝鲜、皮岛,辽西,又随清军入关,打李自成,打南明,对满清王朝来说可谓战功赫赫,最后封平南王,镇守广东,和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平起平坐。
康熙早年,平南王尚可喜进京述职,受到孝庄太皇太后的召见。孝庄为了笼络他,表示对他的重视,特意赏赐了诰命夫人的薰貂领花绸锦袍给他的母亲。这本来是件喜事,结果到了家,却引起了家庭纠纷。
原来尚可喜本是庶出,却从小被正房太太养大。到了家,两个母亲就吵翻了天。一个说:我是正房太太,尚可喜名正言顺的母亲。你也敢和我争。另一个说:我是他亲生母亲!怎么就不能要了?
尚可喜哪个妈都不想得罪,他思量再三,决定把这件赏赐之物退回去。于是尚可喜起草了一份奏折,奏折上写明退回原因,“两位母亲争执不下”。
这时,一个幕僚看到了,他微微一笑,提笔改了四个字,将“争执不下”改成“礼让不迭”。
尚可喜一看,这四个字改的绝妙,于是呈上奏折。孝庄太后一看,心中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觉得尚可喜这奏折写的不错,不失体面。于是赏赐给尚可喜两件锦袍,两个母亲一人一件。
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李鸿章做直隶总督时,对袁世凯的一件事情很不满意,准备*他“胆大妄为”。正好这时,慈禧对李鸿章说,袁世凯颇有才干,你带他一起去巡阅海军,能给你帮上忙。于是李鸿章改了一个字,将把“胆大妄为”改成“胆大有为”,来保举袁世凯。仅仅一字之差,顿时化贬义为褒义。
这几个小故事是真有其事,还是民间伪造,尚未有明确定论,仅供诸公一笑。但中文的神奇与博大精深,从故事中可见一斑。
作者:柠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2:11
好多,有这样的书,口才促进成功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