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有哪些民族和哪些语言?民俗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7: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2:29
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国家的主要居民,又称班图尼格罗人,
非洲北部的含米特人
旧译含族,又称哈姆人。是非洲之角,北非及部分地区操含米特语言各民族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吉布提和苏丹、埃及、肯尼亚及坦桑尼亚等国。
古埃及人已与阿拉伯人融合,形成现代埃及人;科普特人为古埃及人中仍保持*教信仰者的后裔,现为埃及的少数民族;柏柏尔人为北非的民族集团,主要分布于埃及以西的北非各国;库希特人为非洲之角和部分东非地区的民族集团,主要分布于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吉布提以及苏丹共和国东北部、埃及东南部、肯尼亚东北部和坦桑尼亚北中部。
礼教森严的摩洛哥人
摩洛哥人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又称摩洛哥阿拉伯人,据1995年统计,约有2 160万。摩洛哥人多信奉*角,属逊尼派。按父系续谱、居住和继承财产。
1.尼日-刚果诸语言,南撒哈拉非洲最大的语系,已知语言有890种,如以方言计则达数千种之多。如斯瓦希里语就有独立的方言17种,其中有15种方言有别名,而该语言的俗语形式则有4个"绰号"。这个语系从西北到东南可分为6个谱系和相关的语族:(1)西大西洋语族,有43种语言,分布在塞内加尔-几内亚地区,最主要的沃洛夫语和富拉尼语(操富拉尼诺的人数约736万)。(2)曼德语族,有26种语言,马利-几内亚地区的班巴拉语和狮子山的曼德语是居统治地位的语言(操曼丁戈语及其它语者约301万人)。(3)沃尔特语族(或称古尔语族),有79种语言,通行于上伏塔、迦纳及象牙海岸的北部地区,主要的语言是莫西语(使用人数约380万)。(4)克瓦语族,有73种语言,最重要语言是加语、约鲁巴语、伊格博语,分布于西非热带丛林地带。操约鲁巴语者约658万人,操伊格博语者约643万人,操阿肯诸语者330万人。(5)阿达马瓦-东部诸语言有112种,通行于中非共和国、喀麦隆和萨伊北部,是该语系中地区偏僻,鲜为人知的语言,最主要的是桑戈语和格巴亚语。(6)贝努挨-刚果语族有557种语言,分布在从奈及利亚到南非的广大地区,其中最大的是班图语支。主要的语言是斯克希里语、刚果语、卢旺达语(488万人),与马库阿语(346万人),科西语(347万人),祖鲁语(311万人)。尼日-刚果诸语言间的相互借词及本语族外诸语言的借词,十分明显,是常见的现象;但从布须曼-霍屯督语中借用的吸气音,则构成一种特别的现象。祖鲁语和科萨语中的吸气音尤其显著。
2.沙里-尼罗和尼罗-撒哈拉诸语言:谱系上源自共同的原始母语,过去曾叫大苏丹语系(1955),1963年起改用现名。分为两个语族:(1)尼罗-一撒哈拉语族,包括:①桑海语及其各种方言变体(如泽尔马方言),通行于马利和尼日境内的尼日河沿岸。②撒哈拉语支,包括卡努里语和特达语在内,通行者查德和苏丹及奈及利亚东北部。③马巴语支(查德诸语言)。④科马语支,通行于埃塞俄比亚-苏丹边境地区。⑤富尔语,通行于苏丹的达尔福尔省。(2)沙里-尼罗语族,包括4个语支:①库纳马语支,通行于埃塞俄比亚北部;②贝尔塔语支,通行于埃塞俄比亚-苏丹边界;③中苏丹语支,通行于乌干达西北部、苏丹南部、萨伊北部、查德和中非共和国;④异质性最大的是东苏丹语支,它包括10个分支:即a.尼罗语;b.努比亚语;c.穆尔勒-迪丁加语;d.巴雷亚语;e.梅拉里特语;f.因加萨纳语;g.达古语;h.尼扬吉亚语;i特梅因语,J.尼马语。沙里-尼罗诸语言多为声调语言,中苏丹诸语一般仅有开音节,邦戈-巴吉尔米诸语元音结尾则发半哑音或耳语音,其它语言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节。大多数语言的齿音、齿龈音、卷舌塞音是有区别的。语法上有名词的一致关系。东尼罗语支有"性"的区别,其它尼罗语则没有。少数沙里-尼罗语复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咱们)和排除式(我们)之分。只有努比亚语有溯源至8~11世纪的古代文字,也有远古已消亡的反映苏丹文明的麦罗埃语辅音字母文字,从殖民时代以来,肯亚、乌干达、苏丹等很多语言采用拉丁文字。
3.科伊桑诸语言,是通行于非洲南部的吸气音语言,名称来源与霍屯督人、布须曼人有关。该语系通常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语支,有纳马语、科拉语等十余种语言和方言。居住在卡拉哈里附近的布须曼人(3.5~4万人),西南非的霍屯督人(4万人)和仰格达马人(5.3万非科伊桑人)都使用科伊桑语。科伊桑语谱系分类的假说根据以下几方面而得出:(1)有吸气音音位的共同特征;(2)广泛通用的词根构词的共同模式,与辅音分布的特殊模式相结合;(3)某些互有关联的小品词可能出现于不止一个语支中;(4)有些互有关联的词(音义组合)可能出现于两个语支中,三个语支都有的词罕见。除正统的科伊桑语外,还有两种吸气音语言,即桑达韦语和哈察语,通行于坦尚尼亚一些部落
非洲斯瓦希里和索马里卢旺达的语言埃塞俄比亚(阿拉伯系)的语言以外多用欧洲文;
大洋州欧洲文;美洲欧洲文;
亚洲有印欧语系的印度和依兰(波斯)语族,东亚才多是亚洲语言。
非洲*有1200种语言以上,覆盖面较广的有:
班图语系的斯瓦西里语(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
约鲁巴语(尼日利亚西部)、
豪萨语(尼日利亚北部及尼日尔)、
阿姆哈拉语(埃赛俄比亚)、
祖鲁语(南非)等。
官方语言沿用殖民语言或者民族语言也都作为官方语言。
23个国家通行法语,16个国家通行英语,3个国家通行英、法双语,还有5个国家通行葡萄牙语。
民俗:在南部非洲高大的椰子树摇曳出的热带草原旖旎的风光里,穿梭着一个个头顶杂货、疾步而行的黑人,扑面展现出异域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多姿的风俗民情。在很多干旱的地区和一些贫穷的地方,人们要跋涉很远的路程,顶着水盆或塑料桶,运输生活用水。即使在城市,妇女们顶着盛水工具,到楼下的自来水管或固定的供水点采水,仍是街区永不褪色的一道风景线。这也是国内报刊在介绍非洲风情时经常刊登的图片类型之一。我真正认识黑人的“头功”是在半个月之后,那时我们从国内发出的货柜已抵达目的地港口,清关公司找了几位劳工负责装运和码货。货物装在大号硬纸箱里,有些是特大号纸箱,令人意外的是黑人们干活不是肩扛、背背、手提等方式,一律用头。不管纸箱有多沉,只要搁到头上,立马搞掂,拔腿走人。记得有一特大号纸箱,两个劳工费尽力气方勉强抬起,另一劳工赶紧身去顶。由于货物特重,纸箱在黑工头顶跳起8字舞,压得他双眼外凸变了脸色,头因不堪重负而像弹簧片一样高频率地左右打颤颤,让人心惊肉跳,大家本认为他不能为之而不为,可不,这位老兄依然摇晃着保持平稳。最终,包装箱屈服了——给顶破了,他的头也被镶进纸箱里。靠着感觉,此人硬是将这个特大特重纸箱顶进仓库。当时就把我们几个初来乍到的中国人震了一把,无不肃然起敬,纷纷叫绝于黑人的头上功夫。后来,时时看到黑工用头顶米袋、面袋、麻包等等,依然为之惊叹,担心对方折了脖子。妇女们常用一布巾缠个圈,置于头顶,以缓冲压力保持平衡,除了顶水,她们还顶蔬菜、柴草、水果等一切可顶之物。你可以在大街上,随意之间就会看到换煤气的妇女,顶着或空或满的煤气罐,悠哉游哉地走着,令我不得不想起我们ChineseWomen的柔弱与享福。曾见过一个卖面包的人,与玩杂技无异;头顶着一块木板,上面不清楚摞了多少层面包,甩开两手,沿街叫卖,全然不顾有个闪失时,那些面包劈呖啪啦地滚到大街上而引起交通阻塞。男人们顶东西注重的是硬功及气力,而女人们顶东西讲究的是技巧和耐力。头不仅是他们的人体器官,也是他们以劳动养家糊口,籍以生存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