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篇1000字左右的作文 我的家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3:4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0:47
我爱我的家乡武汉 我出生在武昌区,成长在洪山区,家住在华师。小时候更多是在华师校园里度过。
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夏天好象没有这么热,每到夏夜,邻居们都把竹床搬到屋外(当时的华师里,大多是平房,叫做北一村、北二村等等),摆开了竹床阵,大家的竹床前后左右互相衔接着,大人们坐在竹床上,身着汗衫或背心,下身大都穿着大裤腿的短裤(俗称:大裤衩子),手拿一把竹编的蒲扇,一边扇着,一边聊着天。我们这些小孩子或者在竹床连成的“竹桥”上追逐嬉戏,偶尔被跑过的叔叔阿姨伯伯爷爷奶奶在身上轻拍一下,笑骂一声,其乐融融。有时候还有条件更好一些的邻居家,从新添置的冰箱里拿出自制的冰棍给我们这些小鬼吃,有巧克力味的,更常见的是拿自己冲制的奶粉调成的冰棍,对于童年的我们来说,那可不啻为夏天最大的快乐。我们嘴里含着冰棍,东倒西歪的躺在相邻的竹床上,看着晴朗的星空,听着稍大的姐姐给我讲的动听的故事,依稀可闻的还有远处各种昆虫的鸣叫,还享受着妈妈的抚摩,往往就在这惬意间睡去。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但每每回忆起这样的情景,心里仍不由得泛起阵阵甜蜜。那时的生活,简单却不乏味,清贫却不苦难。
逢年过节就更热闹了,我们一家循例要回到阿公和阿婆(外公外婆,我外公外婆是宁波人,所以从小这么叫习惯了,请谅解)家,和阿公阿婆还有小姨一家,一共9口人一起过节。春节要办年货,所有的吃食都要全家老小一起筹备,妈妈的春卷,小姨的丸子,爸爸炒的菜,还有阿婆的汤……各种一年到头很难吃到的美味都放在一起,可想而知对于尚年幼的我们,是怎样的欣喜若狂。东一口西一口,结果往往是正餐还没上桌子,我和表弟这两个小鬼就全撑的躺下了,在姐姐的鄙视眼神里被父母一顿臭骂然后就开始按习俗按辈分给各位长辈敬酒,记得当时阿公特意给我们小孩子准备了大香槟和雷司令(日子久远,不记得是不同年份买的,还是同一年两种都买了),结果从阿公开始,还没到小姨和小姨父,我已经醉了。我是在鞭炮声里被吵醒的(说实话,我觉得禁鞭或许是增强了安全保障,却也使得年节的气氛全无),小孩子精力无限,立马蹦达起来出门去放烟花和鞭炮。一阵热闹过后(当时大家家境都不富裕,给小孩子玩的烟花和鞭炮都是数着数买的),就开始和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们开始玩游戏,这天大人也特别破例的不来提着耳朵叫回去睡,而是笑眯眯地站在附近,一边保护着,一边看着这帮小鬼疯闹,直到一个个熬不住了,被家人牵着抱着,或是自己跑着进屋休息。还有一个传统节目就是到稍大一些、大概九、十岁时开始的,和大人们一起坐在12寸(应该是这个尺寸吧,记不太明白了,橘色的壳,卧式的那种)的黑白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磕着瓜子,吃着糖果,喝着茶水,开心的享受天伦之乐,每个人都很开心,我想那应该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快乐罢。对了,在年夜饭的饭桌上,小孩子一年最快乐的时候到了——发压岁钱。(具体的金额不记得了,应该在十岁那年是一共20块钱,以后逐年增加,十岁以前基本上钱都是给妈妈收着,睡觉前给压在枕头底下的。)呵呵,我还记得当时寒假作业里的作文,至少两次提到压岁钱带来的快乐,对于一毛钱一根冰棍的年代,那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儿童来说已经无异于一笔巨资了。除了过年,还有很多节气也值得团聚。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很遗憾我一直无缘由的怕吃粽子)、中秋节的月饼(最早的是用油纸包的那种),此外还有立秋、重阳等等节气,由于没有特别的吃食,所以对于年幼的我来说就没有记忆的要点,不过至少都是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一顿饭的。(关于吃食,在后面的学校年代里还会有关于小时候零食的详细记载。)
总之回想起来,儿时的我似乎对风景不太感兴趣,记得的都是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可是有一点是这么多年惦惦不忘的,就是那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单纯很善良,似乎没有而今这么多的冷漠和斗争,也许是正处于*后的反省期,经济改革又还没完全刺激大家的物欲吧。
童年还有一些值得记载的东西,这里简单的列举一下,就不再详细论述了。当时比较流行且适合于学龄前儿童的游戏有:捉迷藏,官兵抓强盗,跳房子,跳皮筋,扔沙包,踢毽子,打弹珠,拍洋画(我的最爱,后期出现了不干胶,大概是90年代左右的事情了)等等。
对我而言,童年还有一种很值得纪念的享受,就是每逢周日回阿公阿婆家,有时候阿公会带我去蛇山玩。蛇山的入口离我们家现在看来也就500-1000米之间吧,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这可是一段很远的距离,阿公在路上给我讲古代英雄的故事,让我忘记了疲累,而蛇山公园里的猴山更让我开心至极,后来随着年龄增长,猴子慢慢老了,慢慢少了,到后来上学以后,有一次和表弟偷偷自己两人溜去玩,才发现连猴山也没了,再后来阿公也去世了,但这段记忆将永远陪伴着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0:48
妈得,笑死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