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详细 ,最好带举例解释一下超市中实销补差和库存补差的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9:5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0:28
实销补差是就是和客户谈定的促销品项,在一个促销周期内按照正常供价进货按促销价销售,以谈定的促销供价和正常供价之间的差异单价乘以整个档期的实销数量之总和进行补差;
库存补差是对于在变价期当日的促销品库存数量按照促销供价和正常供价之前的差异进行补差,不管档期内销售多少,对现有库存进行补差。
扩展资料:
库存补差流程
1、采购谈判员依据《促销确认书》或供应商提供的调价申请书,与供应商授权委托人签订《库存价差补偿协议》 。
2、供应商对《库存价差补偿协议》签字盖章确认。
3、相关采购商品员将供应商已签字盖章的《库存价差补偿协议》报部门经理、采购总监、财务经理审批。
4、相关采购商品员将审批通过的《库存价差补偿协议》转总办加盖合同专用章确认,由总办登记分发。
5、相关采购商品没依据《库存价差补偿协议》及《促销确认书》填写《商品变价申请单》报批;录入员根据审批通过的变价单进行变价录入, 录入生效从而调整最后收货价。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实报实销
百度百科-库存
百度百科-补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0:28
这个嘛有点潜规则的意思。
超市和供应商是合作伙伴,利益共同体。
超市由于经营问题,或者意外情况造成部分损失,一般出现在生鲜的几率比较大,造成账面上的严重损失,为了弥补,可以请求供应商以实物或现金的形式进行资助,这个很常见。供应商也是没办法,从长远看,这种资助是应该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0:28
实销补差是就你们谈定的促销品项,在一个促销周期内按照正常供价进货按促销价销售,以谈定的促销供价和正常供价之间的差异单价乘以整个档期的实销数量之总和进行补差; 库存补差是对于在变价期当日的促销品库存数量按照促销供价和正常供价之前的差异进行补差,不管档期内销售多少,对现有库存进行补差;
以上两种都比较常见,对于供应商而言,最合理的是第一种,但是常见的是第二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0:29
苑博 (博:博学) 炎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0:30
库存扣补进成本,剩下的tg(端架)、rb(返利)都进其他业务收入,包含售后补差也是进其他业务收入。
所有与商品销售无必然关系的收费,如端架、促销、进场费等固定收费,一律视为营业税应税项目,有必然关系的为*应税项目,设置会计科目时要仔细分类。
当然了,其中还有一些操作小技巧,例如,固定收费项,最好请厂商付款,而不是用货扣,这是因为开立增票时,可能将货扣直接从货款里面也扣了,进项相对就少了,会造成税差,差额达12%,不得不注意,毕竟是一笔大钱!
在财务人员眼中,进货奖励似乎列为成本的减项会更贴切,但是,就营运单位而言,并非如此,首先我们得考虑到合同条款对进货奖励(含年度返利),是否能均摊到每一支商品成本?营运软件做得到吗?再其次,月度的返利(年度也是)是否有设定级距?如果有,那就不好在月度中间去做分摊,会影响每日销售报表(因为里面有毛利数字),所以,除了少数的库存扣补之外,应该放到其他业务收入。
库存扣补应列为成本减项,主要考量是因为促销期前后进货的因素,促销商品在促销期进货时会降价,那么超市只要在促销进价降价前一天,将即将降价的商品统统退货,隔天再全部进货,就不存在库存扣补,有关这一点,只能列进成本减项,而不适合作为其他业务收入。
如果是供应商,问题就简单多了。
建议你最好全部都进成本,我的经验告诉我,有太多供应商被超市的游戏规则玩死,问题统统都是在成本上,稍不小心,做了赔钱生意都不知道,帐很好做,多设几个成本科目就行,看来您是会计,不要把重点放在帐怎么做,先算好成本以及现金流,确定实力够了,再做以下的工作:
1、别管书上写什么,把销货折让和销售费用的科目锁掉,不要用!
2、与销售有关的返利、库存扣补,全部做为其他业务成本,而且要单独核算,如果只有一家超市,明细就设一家(各门店都要单独视为一家);
3、超市的固定收费,合同应该都写了,把当年的总数加起来,按月先提列到其他业务成本,不要等到收了*才做帐,记住了,等你收到*再做帐,营业单位就先阵亡一大半了;
4、最后就剩下年度返利怎么估计了,建议您,先和营业单位沟通,营业单位也会有一个预算的,当年打算做多少,肯定在与超市做年度合同谈判时就已经说好的,还是那句话,先提列,到年末时再调整,估计您也不太可能做调整的,超市要是没达标,他们会凑数的,年底就看看,要是差了不多,超市会想办法进货补到足额,用不着您去担心!
5、如果您还有驻场人员,切记,把这些人的工资和驻场管理费统统放到其他业务成本,别吝啬,放成本永远不会错!
每个月紧盯成本,如果出现负毛利,天天拉警报,看紧成本就对了,毛利才是硬道理,和超市做生意,没有一个敏感度高的财会高手,东家就只能被宰!
要是有人想挑战你的会计准则,告诉他,所有要达到销售前的代价都是成本!书上都说了,达到销售状态前的必要支出都是成本!别怀疑,签合同时就应该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费用,都是成本,签下去才能启动销售不是吗?统统是成本!
加油!老板就靠你把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