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处处留心皆学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1: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6:30
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一年到头》中写道:“有人曾经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天才?’他回答说:‘天才就是注意细节的人。’”
大约半个世纪以前,一个行人停在苏格兰北部的一家乡村客栈过夜。在他停留期间,信使给老板娘带来了一封信。老板娘接过来,审视了一番,又原封不动地把信还给了信使,说,她付不起信的邮费——当时大约得要两先令。听了这些话,行人坚持要替老板娘付邮费。当信使离开了以后,那老板娘坦白地跟他说,其实信里根本没什么内容。她知道写信的是自己的弟弟。他住得离她比较远,他们姐弟俩约定好,在写信的时候他们只要在信封上做一些特殊的记号,他们就彼此明白对方过得是否很好。这件小事启发了这个行人,这个行人就是著名国会议员罗兰德·希尔。在看到这件事情后,他马上就意识到人们需要一种价格低廉的邮政方式。没过几个星期,他就向国会众议院提出了一项议案来降低邮费。正是由于这样一件小事,才有了后来费用低廉的邮政制度。
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细心,就会有不断创造的灵感,这自然也是成事的一种手段。每天行色匆匆,有没有留意一下身边的人和事,那就有可能一生都这样匆匆忙忙地疲于奔波。当然并不是叫你事事留意,而是有意识地注意一下与你有关的行业,也许就在不经意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格力空调中有一种“灯箱柜机空调”,它的发明过程也是很偶然的。
1995年,格力公司的朱江洪在美国看到可口可乐售货机的颜色很艳丽,一时间就产生了灵感,“格力”因而设计出了一个获得专利的新产品“灯箱柜机空调”。这种空调一扫几十年来的“空调冷面孔”:柜面上风景如画,“瓜果飘香”,在原来的使用价值中又增加了几分美感。
朱江洪的这一“触景生情”,就让空调的“脸”发生了变化,格力的彩面柜机空调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价值高出300多元。这种空调在国内外市场都很畅销,而且还因为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没有竞争对手,一举成为该公司上百款空调中利润率最高的。
从日常生活中产生创新灵感的例子很多很多,只要每个人都成为“有心人”,更多的发明创造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美国有个叫杰福斯的牧童,他的工作是每天把羊群赶到牧场,并监视羊群不越过牧场的铁丝到相邻的菜园里吃菜就行了。有一天,小杰福斯在牧场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阵怒骂声惊醒了。只见老板怒目圆睁,大声吼道:“你这个没用的东西,菜园被羊群搅得一塌糊涂,你还在这里睡大觉!”小杰福斯吓得面如土色,不敢回话。这件事发生后,机灵的小杰福斯就想,怎么才能使羊群不再越过铁丝栅栏呢?他发现,那片有玫瑰花的地方,并没有更牢固的栅栏,但羊群从不过去,因为羊怕玫瑰花的刺。“有了”,小杰福斯高兴地跳了起来:“如果在铁丝上加上一些刺,就可以挡住羊群了。”于是,他先将铁丝截成了5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后把它结在铁丝上当刺。结好之后,他再放羊的时候,发现羊群起初也试图越过铁丝网去菜园,但每次都被刺疼后,惊恐地缩了回来,被多次刺疼之后,羊群再也不敢越过栅栏了,小杰福斯成功了。半年后,他申请了这项专利,并获批准。后来,这种带刺的铁丝网便风行全世界。
其实,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也有不少的商业精英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细节,获得灵感,从而成功地开拓了新的商业领地。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的索尼彩电在日本已经很有名气了,但是在美国它却不被顾客所接受,因而索尼在美国市场的销售相当惨淡,但索尼公司没有放弃美国市场。后来,卯木肇担任了索尼国际部*。上任不久,他被派往芝加哥。当卯木肇风尘仆仆地来到芝加哥时,令他吃惊不已的是,索尼彩电竟然在当地的寄卖商店里蒙满了灰尘,无人问津。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既成的印象,改变销售的现状呢?卯木肇陷入了沉思……
一天,他驾车去郊外散心,在归来的路上,他注意到一个牧童正赶着一头大公牛进牛栏,而公牛的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在夕阳的余晖下丁当丁当地响着,后面是一大群牛跟在这头公牛的*后面,温顺地鱼贯而入……此情此景令卯木肇一下子茅塞顿开,他一路上吹着口哨,心情格外开朗。想想一群庞然大物居然被一个小孩儿管得服服帖帖的,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牧童牵着一头带头牛。索尼要是能在芝加哥找到这样一只“带头牛”商店来率先销售,岂不是很快就能打开局面?卯木肇为自己找到了打开美国市场的钥匙而兴奋不已。
马歇尔公司是芝加哥市最大的一家电器零售商,卯木肇最先想到了它。为了尽快见到马歇尔公司的总经理,卯木肇第二天很早就去求见,但他递进去的名片却被退了回来,原因是经理不在。第三天,他特意选了一个估计经理比较闲的时间去求见,但回答却是“外出了”。他第三次登门,经理终于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接见了他,但却拒绝卖索尼的产品。经理认为索尼的产品降价拍卖,形象太差。卯木肇非常恭敬地听着经理的意见,并一再地表示要立即着手改变商品形象。
回去后,卯木肇立即从寄卖店取回货品,取消削价销售,在当地报纸上重新刊登大面积的广告,重塑索尼形象。
做完了这一切后,卯木肇再次叩响了马歇尔公司经理的门。可听到的却是索尼的售后服务太差,无法销售。卯木肇立即成立索尼特约维修部,全面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重新刊登广告,并附上特约维修部的电话和地址,并注明24小时为顾客服务。
屡次遭到拒绝,卯木肇还是痴心不改、他规定他的每个员工每天拨5次电话,向马歇尔公司询购索尼彩电。马歇尔公司被接二连三的电话搞得晕头转向,以致员工误将索尼彩电列入“待交货名单”。这令经理大为恼火,这一次他主动召见了卯木肇,一见面就大骂卯木肇扰乱了公司的正常工作秩序。卬木肇笑逐颜开,等经理发完火之后,他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对经理说:“我几次来见您,一方面是为本公司的利益,但同时也是为了贵公司的利益。在日本国内最畅销的索尼彩电,一定会成为马歇尔公司的摇钱树。”在卯木肇的巧言善辩下,经理终于同意试销2台,不过,条件是:如果一周之内卖不出去,立马搬走。
为了开个好头,卯木肇亲自挑选了两名得力干将,把百万美金订货的重任交给了他们,并要求他们破釜沉舟,如果一周之内这2台彩电卖不出去,就不要再返回公司了……
两人果然不负众望,当天下午4点钟,两人就送来了好消息。马歇尔公司又追加了2台。至此,素尼彩电终于挤进了芝加哥的“带头牛”商店。随后,进入家电的销售旺季,短短一个月内,竞卖出700多台。索尼和马歇尔从中获得了双赢。
有了马歇尔这头“带头牛”开路,芝加哥的100多家商店都对索尼彩电群起而销之,不出3年,索尼彩电在芝加哥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
不要以为机遇和创新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情,其实,只要你多留意一下身边的人和事就会有许多的启发,关键就看你能不能发现这个机遇,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将其转化为现实。
很多人的成功源于专门去发现细节。对这种人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机遇;留心了细节,就意味着创造了机遇。
日本一家制药公司就从细节上找突破,顺利地解决问题的事情,可以给我们启发:
“点滴液”是给衰弱病人的液管补充营养的药液,以前点滴液都是封在大大的玻璃瓶中;就像一支大号的安培瓶。一旦病人需要输液,就由医护人员在玻璃瓶壁上划开一个小口子,将一根橡皮管子插进去,进行输液。每次都要在玻璃瓶壁上划开一个口子,非常不容易,使用起来要花半天时间来对付这个玻璃瓶;但是“点滴液”是要输到病人的血里去的,卫生程度要求非常高,千万不能为图方便而让细菌混到里面去了。有没有一种办法,既保证了“点滴液”的卫生和安全,又便于医护人员快捷地使用呢?
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的社长瞄准了这个“不便之处”大做文章,他想:如果能够在点滴瓶上动点脑筋,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于是,社长向全体员工发出命令:“必须造出便利的点滴瓶。”不久,有位年轻的职员向公司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能否在玻璃瓶的瓶口上加一个橡皮塞,要输液的时候,只要把针头从橡皮塞中插进去,滴液就会从瓶中流出来。”公司对他的建议非常感兴趣,马上就把他的这项提议申报了专利,然后又制出成品,向外大量推广。这项小发明如今已被世界所有国家所采用,在任何医院都是用这种“可无菌使用的,且使用极其方便”的新式点滴瓶来“挂盐水”、“挂葡萄糖”,由于这项简单的专利适应面非常广,产品销量也就非常大,这家医药公司因此所获得的专利收入也非常可观,在“一夜之间”,由一个乡村的小作坊,发展成日本数一数二的大制药公司,扬名世界。
莫忽视细微处的改进,有时越是细小之处,越可以做出大文章。
但是细节,因其小被人们忽略了,从而造成了大问题,给人们带来很大麻烦,一些企业人善于从细节做起,从而使局面得到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彻底的改观。
日本的东芝电器公司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公司领导人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颜色。这一建议引起了公司领导人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是板起一副统一的“包公脸儿”了。
这一事例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只是改变了一下颜色这种小细节,就开发出了一种面貌一新、大大畅销的新产品,竞使整个公司因此而度过了难关。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何等巨大!
而提出这一设想,既不需要渊博的科学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电器公司,在以往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竞都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看来,这主要是因为,自有电扇以来,它的颜色就是黑色的。虽然谁也没有作过这样的规定,而它在漫长的时间里已逐渐形成为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就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这样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便成为一种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严重地阻碍和束缚了人们在电扇设计和制造上的创新思考。很多传统观念和做法,不仅它们的产生有客观基础,它们得以长期存在和广泛流传,也往往有其自身的根据和理由。一般来说,它们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积累,值得后人继承、珍视和借鉴。但也不能不注意和警惕:它们有可能妨碍和束缚我们的创新思考。
以细节为突破口,改变思维定势,你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创新的源泉,实质上就是突破思维定势,向新的方向多走一步。就像切苹果一样,如果不换种切法,你就永远不可能看到苹果里面美丽的图案。
美国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其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记录显示,公司前10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这令董事部雀跃万分。不过,随后的几年里,公司的业绩却停滞了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董事长对业绩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长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美元。”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红、奖金。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付你5万美元。是不是过分了?”“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掉,一分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好!”总裁接过那张纸,看完后马上签了一张5万美元支票给那位年轻的经理。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管口的直径扩大1毫米。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挤出比原来粗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呢?
这个决定,使该公司随后一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0%。
在试图增加产品销量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总是在大力开发市场、笼络更多的顾客方面做文章,如果你转换一下脑筋,增加老顾客的消费数量,也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关键是企业是否能够针对消费者的不同的消费细节,及时推陈出新,生产出能够得到消费者认可的新产品。因此,科技创新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
1996年,海尔推出中国第一台“即时洗”小型洗衣机。这种叫“小小神童”的洗衣机,填补了市场的空白,成为引导消费者的一个热门产品。像上海,最热的时候一天要换洗两次衣服,频次高而量很少,5公斤的洗衣机不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开发小型洗衣机,将会有一个大的市场。其实,这就是从消费者的消费细节而产生的一个产品创意。
经过上百次的技术论证,开发“小小神童”洗衣机的方案成熟了,海尔又专门向用户发出“咨询问卷”,没想到一下收到5万份回信,信里不但有热情洋溢的鼓励,还有渴盼能够尽快买到这种洗衣机的希望,有的用户甚至还迫不及待地把钱直接汇到厂里。用户的心声、市场的需求让开发人员心里有了底,他们加紧工作,经过许多个日日夜夜,终于让“小小神童”走下了生产线,最终也获得了成功,销售情况非常好。
海尔洗衣机的技术人员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时刻注意倾听市场的声音。有人说:“小小神童”虽好,可惜没有甩干功能,这一细节又让海尔人抓住了,于是,技术人员继而又研发出具有甩于功能的新型机,一下子形成了又一个市场新卖点。此后,不断有新一代的“小小神童”问世,而且每一代都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
在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上,许多企业存在着极不协调的现象,因此海尔建立了“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环形新产品开发机制,要求产品创新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总之,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满意点、遗憾点及希望点,这些细节能准确地反映出市场潜在的需求点,据此开发出的产品一定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可以说市场中每个有待完美的细节,都是产品创新的课题。
敏锐地发现人们没有注意到或未予以重视的某个领域中的空白、冷门或薄弱环节,以小事为突破口,转换思维,你将会赢得一个全新的境界。
过去有句古话,叫“一巧拨千斤”。
一千斤的重物,任我们是个彪形大汉,也是不能将它搬起移走的,但用“巧”就不一样了,比如在它的下面放上轮子,用杠杆,用滑轮等等都是用“巧”。
对于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如此用“巧”——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研究和分析它,最后事半功倍地*解决它。
美国著名科学家沃森,当时年仅20多岁,对生物化学和量子化学都很有兴趣,并做过一些研究,并系统地听过关于核酸和蛋白质的专题讲座。
英国的克里是一位学识和经验都极丰富的物理学家,同时他也对生物学研究兴趣颇浓。相同的爱好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广阔的科学视野和知识背景,是他们创造的良好基础,使之能够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和探索生物的奥秘。
他们从一开始建立DNA大分子的模型时,就和其他的科学家截然不同:其他科学家只在自己专业范围内从单一的途径去进行研究,或者只局限于DNA的化学结构本身来研究DNA,他们却始终把功能和各种综合信息结合在一起去探索DNA的结构。
他们这种用全新的角度——通过DNA大分子的模型结构及其活动特点,来研究和描述生物“自我复制”的遗传行为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空前的大胆的创造。
他们找到了迅速获得成功的捷径,在短短的18个月里,便成功地创造了DNA大分子的双螺旋模型。
也就是这两个生物学界的无名小辈,将本来走在前面的一批著名科学家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对于一个事物或问题,如果能用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它、思考它,求得对它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将会为最终解决问题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A公司和B公司都是生产鞋的,为了寻找更多的市场,两个公司都往世界各地派了很多销售人员。这些销售人员不辞辛苦,千方百计地搜集人们对鞋的各种需求信息,并不断地把这些信息反馈回公司。
有一天,A公司听说在赤道附近有一个岛,岛上住着许多居民。A公司想在那里开拓市场,于是派销售人员到岛上了解情况。很快,B公司也听说了这件事情,他们唯恐A公司独占市场,赶紧也把销售人员派到了岛上。
两位销售人员几乎同时登上海岛,他们发现海岛相当封闭,岛上的人与*没有来往,他们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他们还发现岛上的人衣着简朴,几乎全是赤脚,只有那些在礁石上采拾海蛎子的人为了避免礁石硌脚,才在脚上绑上海草。
两位销售人员一到海岛,立即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他们注视着陌生的客人,议论纷纷。最让岛上人感到惊奇的就是客人脚上穿的鞋子,岛上人不知道鞋子为何物,便把它叫做脚套。他们从心里感到纳闷:把一个“脚套”套在脚上,不难受吗?
A公司的销售人员看到这种状况,心里凉了半截,他想,这里的人没有穿鞋的习惯,怎么可能建立鞋的市场?向不穿鞋的人销售鞋,不等于向盲人销售画册、向聋子销售收音机吗?他二话没说,立即乘船离开了海岛,返回了公司。他在写给公司的报告上说:“那里没有人穿鞋,根本不可能建立起鞋的市场。”
与之相反,B公司的销售人员看到这种状况时心花怒放,他觉得这里是极好的市场,因为没有人穿鞋,所以鞋的销售潜力一定很大。他留在岛上,与岛上人交上了朋友。
他在岛上住了很多天,挨家挨户做宣传,告诉岛上人穿鞋的好处,并亲自示范,努力改变岛上人赤脚的习惯。同时,他还把带去的样品送给了部分居民。这些居民穿上鞋后感到松软舒适。走在路上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扎脚了。这些首次穿上了鞋的人也向同伴们宣传穿鞋的好处。
这位有心的销售人员还了解到,岛上居民由于长年不穿鞋的缘故,他们的脚型与普通人的脚型有一些区别,他还了解了他们生产和生活的特点,然后向公司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公司根据这些报告,制作了一大批适合岛上人穿的鞋,这些鞋很快便销售一空。不久,公司又制作了第二批、第三批……B公司终于在岛上建立了皮鞋市场,狠狠赚了一笔。
同样面对赤脚的岛民,有人认为没有市场,有人认为有大市场,两种不同的观点表明了两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简单地看问题,的确会得出第一种结论。但我们赞赏后一位销售人员,他有发展的眼光,他能从“不穿鞋”的现实中看到潜在市场,并懂得“不穿鞋”可以转化为“爱穿鞋”。为此通过他的努力,并获得了成功。
这就如同切苹果一样,一般的人切苹果习惯于以果蒂和果柄为点竖着落刀,一分为二,但如果尝试着把它横放在桌上,然后拦腰切开,就会发现苹果里有一个清晰的五角形的图案。这让人不免感叹,吃了多年的苹果,我们却从来没有发现过苹果里面竟然会有五角形图案,而仅仅换一种切法,就发现了鲜为人知的秘密。
美国摩根财团的创始人摩根,原来并不富有,夫妻二人靠卖蛋维持生计。但身高体壮的摩根卖蛋远不及瘦小的妻子。后来他终于弄明白了原委。原来他用手掌托着蛋叫卖时,由于手掌太大,人们眼睛的视觉误差害苦了摩根,他立即改变了卖蛋的方式:把蛋放在一个浅而小的托盘里,出售情况果然好转。摩根并不因此满足。眼睛的视觉误差既然能影响销售,那经营的学问就更大了,从而激发了他对心理学、经营学、管理学等的研究和探讨,终于创建了摩根财团。
无独有偶。一商家从电视上看到博物馆中藏有一明代流传下来的被称为“龙洗,”的青铜盆,盆边有两耳,双手搓磨盆耳,盆中的水便能溅起一簇簇水珠,高达尺余,甚为绝妙。该商家突发奇想,何不仿制此盆,将之摆放在旅游景点或人流量多的地方,让游客自己搓磨,经营者收费,岂不是一条很好的财路?于是他找专家分析研究,试制成功后投放于市场,效果出奇地好。博物馆中的青铜盆只具有观赏价值,而此商家将之仿制推向市场,则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标新立异者常常能突破人们的思维常规,反常用计,在“奇”字上下功夫,拿出出奇的经营招数,赢得出奇的效果。
亨利·兰德平日非常喜欢为女儿拍照,而每一次女儿都想立刻得到父亲为她拍摄的照片。于是有一次他就告诉女儿,照片必须全部拍完,等底片卷回,从照相机里拿下来后,再送到暗房用特殊的药品显影。而且,在副片完成之后,还要照射强光使之映在别的像纸上面,同时必须再经过药品处理,一张照片才告完成。他向女儿做说明的同时,内心却问自己:“等等,难道没有可能制造出‘同时显影’的照相机吗?”对摄影稍有常识的人,在听了他的想法后都异口同声地说:“哪儿会有可能。”并列举一打以上的理由说:“简直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梦。”但他却没有因受此批评而退缩,于是他告诉女儿的话就成为一种契机。最后,他终于不畏艰难地完成了“拍立得相机”。这种相机的作用完全依照女儿的希望,因而,兰德企业就此诞生了。
亨利·福特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直到40岁,他的生意才获得成功。他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在建立了他的事业王国之后,他把目光转向了制造八缸引擎。他把设计人员召集到一起说:“先生们,我需要你们造一个八缸引擎。”这些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们深谙数学、物理、工程学,他们知道什么是可做的、什么是行不通的。他们以一种宽容的态度看着福特,好似在说:“让我们迁就一下这位老人吧,怎么说他都是老板嘛。”他们非常耐心地向福特解释说八缸引擎从经济方面考虑是多么不合适,并解释了为什么不合适。福特并不听取,只是一味强调:“先生们,我必须拥有八缸引擎,请你们造一个。”
工程师们心不在焉地干了一段时间后向福特汇报:“我们越来越觉得造八缸引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福特先生可不是轻易被说服的人,他坚持说:“先生们,我必须有一个八缸引擎,让我们加快速度去做吧。”于是,工程师们再次行动了。这次,他们比以前工作得努力一些了,时间也花多了,也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但他们对福特的汇报与上次一样:“先生,八缸引擎的制造完全不可能。”
然而对于福特,在这位用装配线、每天5美元薪水、T型与A型改良了工业的人的字典里,根本不存在“不可能”之说。亨利·福特炯炯有神地注视大家说:“先生们,你们不了解,我必须有八缸引擎,你们要为我做一个,现在就做吧。”猜猜接下来如何?他们制造出了八缸引擎。
老观念不一定对,新想法不一定错,只要打破心理枷锁,突破思维定势,你也会像兰德、福特一样成功。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下一句是什么
“处处留心皆学问”就是说在我们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学问:泛指知识。留心就是眼勤、耳勤和嘴勤,也就是多看、多听,多问。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章回其中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
处处留心皆学问是什么意思
1、“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我们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2、“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是出自《红楼梦》中的至理名言:“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
处处留心皆学问是什么意思
1. “处处留心皆学问”传达的见解是: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用心去观察,就能从细枝末节中捕捉到知识的踪迹。2.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是其中的金玉良言:“好书不厌百回读,好曲不厌百回唱。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
处处留心皆学问是什么意思?
处处留心皆学问,意味着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体会,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知识和智慧。这一理念源自两个经典出处:一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回中所言:“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二是孔子的《论语·述而第七》中的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两句话都被后人广泛引用,强...
“处处留心皆学问”是什么意思?
全句: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和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皆:都是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于从生活的细微处学习,必有所得。有一句类似的话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学问,有一套应付本领也是文章.出自:四大名著《红楼梦》 第五回 分析:“...
处处留心皆学问是什么意思?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意思:一个人如能细心揣摸,就能真正做到世事洞明。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两个出处:一是清代曹雪芹《红楼梦》 第五回的“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选自李炳镇《李炳镇散文选》1999.09版第276页。二是孔子《论语·述而第七》的“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必有道闻先。”选自胡俊杰《...
天才在于勤奋处处留心皆学问是什么意思
为“华罗庚专辑”之一。书中,华罗庚结合自己自学成才和教书育人的亲身经历、经验,总结出一系列可供青少年借鉴的读书学习的好经验好方法。“处处留心皆学问”出自《红楼梦》第五回的“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可以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中获得知识。
处处留心皆学问出自哪一首诗 处处留心皆学问出自哪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可以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中获得知识。2、不管是现实中,还是书的世界里,能够被我们发觉的知识到处都是,只要我们认真仔细的去寻找,我们就会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例如,我们可以从周围人的处事方法,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意思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生活中,无论是观察、思考、学习,我们都需要从身边的各种事物中汲取知识和经验。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接触到的人和事物,都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它们包含了各种信息和知识。因此,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观察和思考,就能从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中获得宝贵...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下一句是什么?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下一句是人情练达即文章。1、出自:四大名著《红楼梦》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2、原文:上书“太虚幻境”四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3、意思是: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学问,有一套应付本领也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