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10: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4:23
布政使的前世今生
布政使一职始设于明洪武年间,正式官职名称为承宣布政使。洪武九年,明太祖朱元璋下旨撤销效法元制设立的行中书省,之后陆续设立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承宣布政使各一员,与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并列为一省主官。布政使主管行政(包括人事、民政、财政等)、按察使主管刑名、都指挥使主管军事,说白了其实就是明太祖为了防止地方实力派做大、倒*皇权而玩出的权力稀释与权力平衡游戏。
不可否认,在设置之初,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相互制衡又各司其职,的确很好地维护了皇权在地方行使的稳定性。但时间一长,弊端也随之暴露了出来。因为互不统属、相互制衡,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之间的相互推诿、相互扯皮之事也越来越多,一件简单的政务甚至能在三大衙门之间踢上若干个来回……为了解决这种尴尬,明王朝后来又设立了巡抚一职,凌驾于三大衙门之上,用以协调三大衙门之间的矛盾。但是,终有明一朝巡抚一职都是临时差遣,并没有实化为一级常设官职,三大衙门依然是明王朝在各省的事实主官。
因为三大衙门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前车之鉴,清王朝入关之后对明王朝的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先是撤销了都指挥使司,地方军事事务改由驻防八旗将军、都统及绿营提督管辖。继而又将明王朝的巡抚实化为了一级常设官职,用以节制布政使与按察使。同时,清王朝赋予了巡抚节制辖区绿营驻军的权限。换言之,巡抚逐渐成为了一省的主官,反倒是原来的主官布政使、按察使却沦为了巡抚属官一般的存在。至于职权范围嘛,和原来明朝时差不多,但是多了一道“紧箍咒”——“在巡抚的领导下”……
当然,清王朝的统治者对巡抚也并不放心,同样有着明太祖当初的担忧。为了防止巡抚做大,清王朝又在地方设立了总督一职,下辖一省至数省不等。总督虽然比巡抚品级高,但二者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都直接对皇帝负责。说白了,这同样是一种权力平衡,同样存在推诿、扯皮!但没办法,扯皮就扯皮吧,两家扯皮总比三家扯皮好一些吧!
布政使到底什么级别
说了您别不信,清王朝的布政使与巡抚在编制上是平级,巡抚是文职从二品、布政使也是文职从二品。套用现在的话说,布政使也是“正省部级干部”!但是,清王朝为了强调巡抚的重要性、也为了巡抚可以更好地行使职权,通常情况下会给巡抚加衔。什么意思呢?
在文职从二品的基础上给巡抚加文职正二品的兵部侍郎衔,如此一来巡抚便由从文职二品变成了文职正二品,在“行政级别”上压过了“平级”的布政使一头!为了方便巡抚行使监察职能,清王朝的巡抚通常还会加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衔。总之,清王朝的大多数巡抚还是比布政使高一级的。但是,请注意,这只是加衔,不属于编制内的“行政级别”,理论上巡抚与布政使的“行政级别”还是平级的。
除此之外,巡抚还有节制辖区绿营驻军的权限。换言之,巡抚虽然是文职正二品或者从二品,但他却有权节制武职从一品的绿营提督,这同样是布政使没有的权力。布政使的权力范围仅限于民政、财政等领域,而且是“在巡抚的领导下”!
如果套用现在我国的*,布政使大概其有些类似于在*领导下主官具体民政、财政等事务的副*,括弧正省部级。当然,制度完全不同,二者根本无法直接划等号,但大概其是这么个意思。至于曾经与布政使平级的按察使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清王朝的按察使是正三品、“行政级别”比布政使低一级……除此之外,清王朝的布政使只设一员,并没有像明王朝一样设置左右布政使。除了清初的江南省短暂设置过左右布政使之外,清王朝的布政使一直都是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