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离不开苦难 作文800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05:0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3 16:36
清晨的朦胧中,总有它辛勤劳作的背影;夕阳的晚霞下,依旧是它忙碌的步伐。从古到今的赞誉,都烙印着牛深深的足迹,蹋实而稳健。图腾,生肖,诗词,水墨画,无不彰显出人们对于牛的喜爱与佳赞。
默默地奉献是牛特有的品质。因它的忙碌,春天的清风带上了活力的气息,生活也因之而变得充实。夏日的骄阳下,不变的是它挥汗如雨的身影——尽管喘着粗气,却不曾停下它奋力耕耘的步伐。秋天的丰收里,金黄的浪儿中,仍有它劳碌的歌声。冬日的寒冷也没有让它退却,奉献是它不变的曲调。如诗所言:“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它就是这样无私,酷暑严寒从未羁绊过它奉献的脚步。贯穿了四季,跨越了时代,上至于古,下至于兹,寻到的都是它默默为人们做出奉献的勤劳的身影。
牛的勤劳在时间的流逝中愈发的刻骨铭心,而牛一生所经历的艰辛与磨难则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没有苦难的生命是幸运的,但它更是单调的,苍白的,脆弱的;经历了苦难的生命,才是丰富的,多彩的,充实的,坚强的.就像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苦难不仅是苦难,它孕育着不屈,孕育着希望,孕育着崛起,孕育着快乐和幸福 。
贝的体内进了沙粒,它遭遇了困难,这个苦难刺激它分泌出一种叫珍珠质的东西,将沙子层层包裹起来,最后形成一颗璀璨的珍珠;沙粒变珍珠的奇迹,不是苦难造就的吗?不是生命的升华吗?牛,自古以来是辛勤耕耘的象征,不仅物质上为人类创造财富,精神上更是功不可没.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曾自喻为牛,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在田地里,伫立着一只昂首的黄牛,黑色的剪影仿佛是忧伤与痛苦的凝聚,牛铃叮当仿佛诉说着无奈与萧索,但你能说那不是一种纯美,不是一种希望吗?要经过何等的艰辛才能把草蜕变成奶!贝,牛的真正的生命,都是从苦难开起的.
''坚金砺乃利,玉琢器成玉'',坚硬的刀剑等金属器具是磨了才快的,玉石经过雕琢之后才成为玉器,社会的每一项进步,每一项成果,都是人们积极努力,经过艰苦磨练,奋斗的结果。
春秋时,越国被吴所灭,越王受着亡国之痛,但他并未一蹶不振,而是卧薪尝胆,知耻后勇,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雪耻,成为崛起于痛苦的典范.音乐家贝多芬,失聪可以说是致命的痛苦,可他呃住了命运的咽喉,谱出了世界最强音.''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挫折.艰辛,培育着他们性格的完善:;坎坷,不幸,锻造着他们品格的高洁:痛苦,苦难,加速着他们生性的成熟,这不正是牛身上所体现的真谛吗?正如莫里哀说;''苦难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我说苦难是崛起的台阶,正是苦难引导着 他们走向人生的巅峰。
牛,是伟大的,它的勤劳无私,它面对平凡甚至艰难的困境所折射出的不屈的精神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它让我懂得“痛苦并快乐着,快乐并痛苦着”的道理。苦难,是生命的真正缔造者,感谢牛,是它,让我懂得很多。 望采纳 一个一个字打上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3 16:36
弗兰克・迈考特,1930年生于美国纽约,不久即举家迁往爱尔兰,在贫民窟长大。19岁只身来到美国。1996年出版自传体小说《安琪拉的灰烬》,一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全美书评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美国年度好书奖等,曾连续117周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一年重印47次,印数高达150万册,创下了一连串的出版奇迹。该书现已译成25种语言全球发行,并由派拉蒙公司改编成同名电影,令数以亿计的读者深深感动。
我愿意将《安琪拉的灰烬》看成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开始了叙述,然后描写了一个叫弗兰基的男孩的成长过程。他的成长似乎很不顺利,充满艰辛。从他出生之日开始,他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父亲是一个不可救药的醉鬼(据祖母说,他的父亲还是一个婴儿时,曾摔过倒栽葱,“此后他就跟原来不一样了”)。他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她的任务就是不停地繁衍后代,然后就是千方百计地支撑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还有就是一群肮脏的弟弟妹妹。这是一个浑浑噩噩的家庭。那时正在战争,社会环境也十分恶劣。
“当我回首童年,我总奇怪自己竟然活了下来。”这是一个悲惨的童年。也正是因为这个悲惨的童年,我们才有幸看到了这本非常优秀的书。在作者看来,一个幸福的童年,是无话可说的,能说的,有得说的就正是那个悲惨的童年。
作者说,人们总爱吹嘘或抱怨他们早年所遭受的苦难,但那些苦难与弗兰基的苦难怎能相提并论呢?这是彻头彻尾的苦难,是大苦难。
战争、失业、饥饿、疾病、死亡、局促而阴暗的居住环境、没完没了的争吵……小说的画面几乎从头到尾都是灰色的。在一种沉重的压抑状态中,我们读完了这部小说。回头一望,苦海茫茫,令人不寒而栗。据我的阅读经验,这样的情景,似乎是巴尔扎克、狄更斯时代的小说家们笔下的情景,到了20世纪的小说家这里,这样的情景似乎已经不存在了。虽然苦难还在,但这种物质性的苦难,已不多见了。《安琪拉的灰烬》又将我们拉进了19世纪,但它显然是20世纪欧洲生活的一部分。
那个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心理复杂多变、以顽强的生命挣扎着一路向前的少年,犹如一叶扁舟,在浑茫的苦海上漂泊着。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亮光在远方的天空向他闪耀。小说从这个孩子的父亲带着全家回到欧洲开始,到这个少年带着向往、梦想重返美国结束。这里的美国,似乎不是一个国度,而是一种象征,岸的象征,明天的象征,可以用青春作赌注的赌场的象征,具有各种可能性的天堂的象征。也许,他的命运将会重蹈父亲的旧辙,但,他还是意气风发地出发了,就像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那个风风火火的小子。
我们看到,那颗历经磨难的生命,非但没有枯萎、失去光泽,反而更加熠熠生辉。磨难犹如磨刀石,将生命之刀打磨得闪闪发亮。现在展现在他面前的也许是荒原,也许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但无论是荒原还是田野,都会因这刀的锋利,而成为可收获的土地。
在宣扬享乐主义的当下,读这样一本苦涩的书,真好比是在昏昏欲睡的熏风中,突然感觉到从远方吹来了一股侵人肌肤的凄风,使人振奋,使人清醒。作品的悲剧性,使我们对自己的实际处境忽然有了一种必要的警觉。事实上,苦难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人类社会只要存在一天,苦难也就会存在一天。如果没有苦难的意识,我们必将在苦难到达时失去应有的风度。
人的成长,人类的成长,都离不开苦难。
但我在读这部小说时,又觉得它是很诗化的。这一阅读效果,可能来自于小说中不时出现的诗歌与民谣。这部小说其实一直在进行着两种叙事,一是散文化的叙事,一是诗化的叙事。前者叙述的是庸常的生活,而后者叙述的是一种充满浪漫情调的生活。在这种生活里,有着梦想,有着眺望,有着前方,有着境界,有着生机,有着美感与情调。正是由于它的存在,那些在苦难中的人,才避免了彻底的堕落,才从容不迫地走向前方。这种将散文叙述与诗歌叙述杂和在一起的叙述,使阅读变得有节奏,有变化。那些有趣的诗歌与民谣的出现,犹如漫漫长旅中的驿站,又像是漠漠荒野中的一道道忽然而至的风景,使阅读不时地获得一种小憩,获得一种轻松和欢快。我不知道这样的安排,是否是作者的一个清醒的安排?阅读时,我在想:如果没有这些诗歌与民谣,阅读这样一个叙述苦难的文本,会是怎样的一种阅读?如此安排,我以为还不仅仅只有文本上的意义,其实也是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切理解。它直接来自于作者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