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16: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9 04:45
最近聚会的时候,很多要做会所的朋友们,不论是投资人还是经营团队,谈到要做的或已经开始经营的会所项目无不感觉到这个行业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和朝阳产业,但实际经营“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得要领。的确,在这个隶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兴细分行业初露端倪但尚未成熟的时候,急需理性的经营思考、模式摸索和规律总结、提升。
大家都知道,制造型企业要经过原材料到半成品最终才能产出合格的产成品供给市场,那么会所的产品究竟是什么,是不是有了硬件、有了服务、有了俊男靓女,顾客或者会员就会来会所消费了呢?会所行业面对的是终端消费者,也就是价值链的最终体现环节,此时会员购买的一定是产成品,而不是原材料和半成品,这一点不难理解。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曾经谈到过,以餐饮会所为例,其中的硬件装修、服务流程、饕餮美食、红酒雪茄等等标准配置,当中任何单独的功能,提供的仅仅是原材料或半成品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多数的餐饮类会所,提供的仍然不是产成品,而消费者从这一点上考虑我们不得而知,但大多数会所客户给出直接的反馈——没有能让人长期舒服的会所。现实情况是,一方面会所认为会员需求难以捉摸、粘滞度低,另一方面,会员手拿着若干个会所的会籍卡却在今天究竟去哪家消费上拿不出个注意,如此看来这种现象产生或许可以得到一些答案了。
会所虽说不是制造型企业,但其产品也必须经历从聚合到整合再到融合的过程,这个阶段是各个单一功能模块之间从物理堆积到化学融合,进而形成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跳不过去的。
聚合阶段——注重加法,谨防疏漏
会所内部的功能区域划分、每个功能的装修风格、选用的家具配饰、会所区域之间联系的动线、灯光、背景音乐、绿植花卉、员工服装、停车位置,凡此种种是任何会所都逃不过的,在这个阶段里,要尽可能的减少遗漏,因为这些是会所的“基础性原材料”,也是聚合的第一步。
第二步,根据会所的主营业务,开始聚拢“特色性原材料”,比如食材和厨师团队之于餐饮会所、高手法的技师之于康体类会所、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筛选之于艺术类会所、茶叶、茶具、茶艺师之于品茗类会所。
很多会所往往都已经营业很长时间了,才发现原来许多困难是筹备期各种经营要素准备不到位造成的,被这种完全可以避免的困难羁绊住发展的脚步,让人觉得冤枉却又难以启齿。
整合阶段——不增不减,寻找关联
会所产品研发的主要依赖创意和流程,这样才能呈献给客人不经意中的感动,寻找感动有一定之规,其核心是从人性维度去寻找自然的关联属性。
比如,对于康体类会所,项目保养之后,针对客人当日身体状况的特配茶饮、特别烹饪的菜肴,可以整合成为保健产品包。这一点其实和我们在快餐店选择的套餐的道理是一样的。
再如,对于综合类会所,男性品鉴雪茄、女性尝试泡茶的基本技法、孩子亲自动手学习糕点的制作,三个要素可以满足会员周末家人团聚和分享知识的需求。此类方式,非常受私人银行体系推广和销售部门的青睐。
再如,以私人飞机或游艇等移动载体为延伸点的会所,可以将会员分成不同的爱好群体,或根据不同的节假日,研发依附于载体的假日旅游或主题旅游线路。
随着会所产品研发能力的增强,我们往往会发现在“聚合阶段”准备的“原材料”往往有用不上的情况,这时最好不要把它们立刻扔掉,除非其保有成本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经营,这就像就像家里装修的时候,看似多余的材料,往往到收工前的最后一刻派上了用场。
融合阶段——去除冗余,专注核心
经过整合阶段的尝试,会所的经营者要思考的是产品的研发体系是否已经建立并且能够自行运转,即会所产品的“R&D”。所有的有形产品、服务、流程,都源于“这个研发机制”。而快速运转的研发机制会自动分离剥离运营中的不良部分(这种体系性自主剥离要比主观人为剥离来的更具科学性),有一些区域可以关闭或者重新装饰,有一些功能性产品可以压缩到合适的比率,比如说艺术类会所里的餐饮功能,其结果是聚焦核心业务,或者至少节省经营成本。
经营内耗减少之后,会所产品的研发机制应该探索向投资人的固有领域或者计划进入的领域进行探索更高层面的融合,比如茶饮类会所在茶叶原产地的直接旅游项目、茶园销售项目起到的推广作用;再如车友会所的线下活动对品牌忠诚度维护,以及对厂商下最新车型的品牌宣传、提前试驾或者预售方面的铺垫作用。应该讲只有到了融合阶段,会所和投资人的诉求才开始真正的接轨,在这之后会所也才能体现出更多的核心价值和派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