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的贾诩,一生究竟献过多少“毒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20:4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3:11
贾诩是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贾诩之所以被称之为“毒士”,并不是国人说的,而是来自于日本游戏。
贾诩善于看透人心,手段毒辣的本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计策毒辣,二是眼光毒辣。
一、计策毒辣
贾诩被称为“毒士”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贾诩一计使得王允丧身、吕布逃命,长安大乱,百姓死亡无数……这一切虽然不是贾诩所想见到的,但是毕竟缘起在他,称之为毒士并不为过。
王允自从理由美人计杀了董卓后,就和吕布一文一武垄断朝廷大权,然后大肆报复性*和董卓有关系的人。董卓麾下的西凉将士们首当其冲。而且一度传出谣言称王允和吕布要杀光西凉人。于是西凉将士们纷纷人心惶惶,李榷郭汜等几个主要将领也都打算赶紧逃亡。
贾诩一看,跟着董卓女婿的他也算是董卓余孽,要是这么乱跑大家全完了。于是赶紧拦住这几个有勇无谋的西凉将领,对他们说:
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打算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阁下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尊奉国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此计为众人采纳。
于是李傕等散发“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的流言,联络凉州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十余万之众。李傕与樊稠、李蒙等围攻长安城,因城防坚固攻而不克。后由城内叛变士兵引导凉州军入城,与守将吕布展开巷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
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被杀。李傕等拥兵至南宫掖门,威*献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为中郎将。
李傕又杀司隶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
贾诩这个时候也知道自己这一计太过毒辣,锋芒毕露,引得众人忌惮。于是干脆跳出长安乱局,最后投奔张绣去了。
二、眼光毒辣
1)献计张绣,劝张归曹
贾诩的一生中,虽然起步很差,一开始就处于必败的董卓阵营;但贾诩硬是一步步算计,在西凉兵败的危局之下,成功的脱离苦海,又带着张绣击败曹操,投降曹操,最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最后还跟对了曹丕。
贾诩在张绣麾下的时候,张绣联合刘表、袁绍对抗曹操,曹操虽然屡次击败张绣,但是因为刘表和袁绍的关系,一直不能完全稳定局势。
一次曹操击败张绣后,因为袁绍的关系迅速撤军,张绣觉得这是好机会,决定去追击,贾诩劝张绣说:别去,去了必败。张绣不听,结果果然有伏兵,吃了个败仗垂头丧气回来了。贾诩呵呵一笑,说:你赶紧追曹操啊!
张绣:先生我知道错了,我一定听你的,你就别啥讽刺我了!贾诩:谁顾得上讽刺你?现在追赶曹操,一定能取胜!别说了,赶紧走!于是张绣再一次追击曹操,果然取胜而回。
张绣问:同样是追击?为啥第一次败了,第二次就赢了?
贾诩说:这个很简单啊。曹军紧急撤兵,曹公必然亲自断后,在用兵上我们都比不过曹操,所以必败。但是曹操撤军肯定是后方不稳,一旦击败了追兵,曹操肯定要去前面指挥,后面断后的就是普通将领,而且刚刚打了胜仗,警惕不足,所以第二次追击必定取胜。
等到张绣宛城降而复叛,曹操差点死在宛城后,张绣就觉得自己这辈子估计只能和曹操作对了,毕竟曹操长子、侄子、典韦全死在宛城。等到官渡之战时,袁绍派人联合张绣,打算南北夹击曹操,张绣马上就要同意,结果贾诩站出来,指着袁绍使者鼻子骂道:
袁绍连自己兄弟袁术都容不下,还能容纳天下的豪杰吗?
一句话彻底得罪了袁绍,双方合作泡汤了。张绣急忙问:我已经得罪了曹操,你现在又得罪了袁绍,我怕是要完了,这下可咋办啊?贾诩说:我们还是投降曹操吧,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而且曹操胸怀天下,这个时候肯定不会计较我们和他的私仇的。
张绣也同意了,曹操知道后大喜过望,亲自接见贾诩,执其手说:“使我的信誉扬于天下的人,是你啊!”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
在官渡之战这个关键节点,贾诩成功再次跳槽,成为曹魏集团的核心层,也为之前的旧主张绣谋了一个好的出身。
2)支持曹丕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当时曹操未立太子,曹丕为五官将,而临菑侯曹植才名方盛,曹丕派人求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了。”
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刻意磨练自己。后来,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答,曹操问他为何不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大笑,于是于该年立曹丕为太子。
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天下谈论智谋之士时都十分推崇他。
扩展资料
贾诩的文学形象
在中国著名历史演义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贾诩亦有耀眼的表现。他初登场于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以西凉谋士身分从属于董卓集团余党李傕、郭汜阵营。当时董卓已死,李傕等四人上表求赦不果,正欲各自逃难,贾诩建议他们召集西凉人马入京攻打吕布,结果成功驱逐吕布。
可是李傕等人却擅权暴虐,欺凌帝上,甚于董卓。第十回中,西凉马腾、韩遂东征勤王,贾诩劝李傕深沟高垒,不与接战,待西凉兵粮尽退兵加以追击,结果亦大败马、韩。李、郭掌权期间,贾诩一直引导他们安抚天下,征用贤能,朝廷稍微有所恢复。
第十三回,李、郭失和,互相攻讨,一劫天子一劫公卿,长安大乱,贾诩与左灵被李傕任命负责监押帝后车驾。但贾诩当时仍心系汉室,答应献帝尽力阻止李傕暴行。李傕要杀帝使皇甫郦时,亦赖贾诩等力劝才得免。
其后贾诩暗地劝喻李傕阵中的羌兵解散,又设计建议献帝以重爵加封李傕,让其暴露自身贪婪信巫的缺点,李傕军中因而士卒离心。第十四回曹操举兵勤王,贾诩劝李傕投降求赦,李傕怒欲斩之,贾诩于是离开李傕回到家乡武威。
第十六回,正当曹操与吕布鏖战时,南方传来讯息指张济攻南阳中流矢而死,其侄张绣继统其军,占据宛城,并用贾诩当谋士,与刘表结连,成为曹操南方的大患。于是曹操放下东边战线,赶赴南方亲征张绣。
大军压境,贾诩又建议张绣投降曹操,张绣亦愿意接受。可是曹操因私纳张绣婶母邹氏辱及张绣,张绣怒不可当,贾诩唯有献计让张绣引军围攻没有戒备的曹操,此役令曹操几乎失陷,并折损了大将典韦、长子曹昂及侄儿曹安民等。
第十八回回目以贾诩为主,是为“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拔矢啖睛”。曹操击败袁术后,再议征讨张绣。贾诩以将计就计之法,再次令曹操中伏,大损兵马,将领于禁、吕虔亦受战伤。
后来曹操退兵,张绣、刘表议欲追袭,贾诩认为必败,果如其言;然而贾诩又劝二人再次起兵追袭,张绣听从其计,结果大胜而还。此回尽显贾诩料事如神的本领。 直至第二十三回,袁绍、曹操分别遣使劝张绣归顺。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降服曹操。贾诩被曹操封为执金吾使。
官渡之战中,贾诩亦有随军出征,多为曹操守寨。
第五十九回,马超兴兵讨曹操,贾诩随军西征,并献离间计,致抹书予韩遂令马超疑惑,使马超与韩遂失和相攻,曹军因而得胜。第六十七回,曹操征张鲁,欲得猛将庞德归顺,贾诩献计透过贿赂杨松,离间庞德与张鲁之间的关系,亦成功令庞德降曹。
第六十八回,曹操议立嗣子,贾诩属意曹丕,故当曹操问及其意见时,贾诩淡淡地提到袁绍、刘表二人,让曹操联想到二人立幼废长终致覆灭的故事,然后决意立曹丕为后嗣。第七十八回,曹操欲筑建始殿,贾诩推荐洛阳良匠苏越;曹操夜梦三马同槽,问于贾诩,贾诩为其释虑。
曹操临终托孤,贾诩亦是顾命大臣之一。曹丕继位后,封贾诩为太尉,位列三公。第八十回,曹丕篡汉,贾诩建议曹丕筑受禅台以避后世之议,又劝献帝诏书禅位。第八十二回,孙权遣赵咨为使,向曹丕称臣宾服,使者到魏,亦先见太尉贾诩,可见贾诩于朝中地位超然。
第八十五回,曹丕乘孙刘鏖兵夷陵,于是遣三路兵马暗袭东吴,贾诩劝阻,曹丕不听,招致大败。最后,第八十六回,小说正式交代贾诩之死。
贾诩在演义中由第九回横跨至第八十六回,形象突出,计无不中,甚至曾令善于用兵的曹操几度败绩。其所从属势力颇多,先随李傕,再随张绣,最后事曹操曹丕两代。加上他曾助曹丕篡汉,其形象不算十分正面。
可是即使贾诩曾助李傕、曹魏这些在《三国演义》形象比较负面的势力,他的才能仍备受肯定。而且不论是李傕、张绣,还是曹操、曹丕,都将贾诩视为心腹。可见其人善于交际,亦深晓乱世自保之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贾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3:11
贾诩是甘肃武威人,字文和,文章的文,和平的和,很好的字,可是这个人干的活儿可以称之为“乱武”,他是专门捣乱的。
当时董卓的旧部李傕和郭汜这两个人准备解散了部队就回老家去,抄小路回老家,算了,不干了。路上碰到贾诩,贾诩说二位将军到哪里去啊?他们说你看董大帅都死于非命了,咱还回西北去吧!嗨,贾诩说,就你们两个这样就想回西北去,你们的部队呢?解散了。你们这两个人部队都没有了是个什么将军啊?告你吧,路上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捉拿归案,你们这是找死去了。这两个说,那你说怎么办呢?贾诩说很简单啊,收拾旧部,杀回长安,为董太师报仇!你杀回去成功了,奉国家以令天下,这个和奉天子以令不臣、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是如出一辙的,这个话。你杀回长安去成功了以后你把皇帝当个宝贝抓在手上,号令天下;不成功你再走也不迟啊,你干吗现在就跑回去啊!两个人想,是啊,我们干吗现在就解除武装,灰溜溜地回去,杀回去!两个杀回去了,一塌糊涂,这是贾诩干的好事。
那么这两个家伙回到长安以后祸乱国家,祸乱人民,*大臣,贾诩自己都觉得这事儿是不是干错了。所以这两个家伙要给贾诩封个侯,贾诩说什么救命之恩,这个是小事情了,我不要当侯。说那你就当个上书仆射吧,当个大官,贾诩说你看我这个人又没有什么名声,又没有什么面子,让我当这么大个官我怎么当得下来呢,不当不当不当。他不当,他不接受这个酬谢。就弄得这个李傕和郭汜这两个人对他是又信任、又尊敬、又崇拜、又害怕,那么这个时候贾诩倒利用这个关系做了些好事,比方这两个豺狼要杀谁的时候,贾诩就拦一拦,也做了点好事。
等到汉献帝被接回洛阳的时候,贾诩想,这个地方我就不能再待了,我不能再在朝廷待下去了,走吧!他就辞去了官职,出来了。出来了七转八转地最后就到了张绣这儿,张绣对他奉若上宾,言听计从。那么张绣想反叛曹操的时候,贾诩就跟他设计了,就说你去跟曹操说,说我们的部队要移防,就是部队我要调动一下,防区要变一下,问曹操可不可以?曹操说可以啊,曹操那个时候得意洋洋么。然后又跟曹操说,说我们这个军队的运输车比较小,很多东西装不下,能不能允许我们的战士把盔甲和武器都随身携带,我们盔甲就穿在身上了,武器就拿在手上,以免我搬运起来比较困难,行不行?曹操这个时候风花雪月啊,可以可以可以。于是这个张绣的部队就穿着军装,扛着武器,开着战车,堂而皇之地从曹操的军营前走过,突然调过头来,冲进曹营。那当然是杀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贾诩干的事情。
汉献帝建安二年的十一月,曹操再次南征张绣的时候,就把张绣打了个落花流水。曹操这一次虽然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骄傲了,不翘尾巴了,取得了胜利了,不等于他下次还要胜利。那么到了第三次,汉献帝建安三年的时候,四月份,曹操三征张绣,这一次又差点栽个大跟头。当时曹操的军师叫做荀攸,他说张绣上次被您打到穰城以后,他就和刘表结成了联盟,由刘表提供粮草,而刘表这个人他是不会当真给张绣提供粮草的,所以张绣和刘表两个人总有一天他们自己要打起来,我们不如等一等。你现在把他们*急了,他们两个就结成死党,联合起来打我们,对我们不利。曹操不听,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果然刘表和张绣结成死党,联合起来打曹操。
这个时候曹操就下令撤军,曹操一下令撤军张绣就高兴了,马上下令追击,贾诩拦住,将军万万不可追,你追,必败。张绣说,不会啦,这曹操已经逃跑啦,我们不乘胜追击啊?他说追!结果怎么样呢?结果被曹操打得大败,丢盔卸甲,灰溜溜地回来了。刚刚坐下,一口水还没喝呢,贾诩说,将军,赶快再追!张绣说,先生这话我就听不懂了,上次张绣要去追先生说不能追,现在张绣都打败回来了先生说赶快追,什么意思啊?贾诩说你不要问什么意思了,你现在追就是。张绣想这个,这个没道理啊,但是一想这个贾诩真是料事如神,那就追吧!好,了不起我再败一回。又收拾他的残兵败将,又追过去,大胜而归。这回来以后张绣就对贾诩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先生,第一回张绣是以精兵追退兵,先生说必败;第二回张绣以败兵追胜兵,先生又说必胜,张绣左思右想它怎么都想不明白,先生能不能指点一下?。嗨,贾诩说,这个事情其实非常地简单,将军你想一想,曹操和我们作战,他有失利吗?没有;他有失误吗?没有;他有失策吗?没有,那他为什么要撤退?一定是他后面出事了,一定是他后院失火,朝中出事,所以他是撤退,不是溃退,他是有计划地撤军,因此以曹公之英明必亲自断后。将军您虽然是英勇善战,实话实说,论打仗,比曹公那还差一点,所以将军这样追上去以后遇到亲自断后的是曹公,你必败;而曹操之所以赶回去是他朝中出事了,所以他一定要匆忙赶路,他既然发现你已经被打败了,他一定不再亲自断后,他一定率领前军往前面走了,断后的一定是打不过将军你的,所以你必胜。哎呀,张绣说,贾先生你真是料事如神啊!实际上我们看《三国演义》总说诸葛亮料事如神,会打仗,那比贾诩老实说是不如的。
后来曹操和袁绍这两大集团在逐鹿中原,因此曹操集团和袁绍集团都要争取中间力量,争取第三种力量,因此他们也都在争取张绣。这一回袁绍的人倒是来得早,袁绍派了一个使节来见张绣,说你赶快投到我们这边来吧,这个*斗争你可别站错了队啊,站错队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们袁大人如何如何。张绣还没有回话,贾诩马上站起来说,哼哼,麻烦使节大人回去告诉你们袁将军,就说我们主公说了,袁本初连自己的兄弟都不能容忍,还能容忍我们吗?就把袁绍的这个使节打发回去了。张绣一听,脸都吓白了,说先生啊,你这么一点面子不讲就把袁绍的人打发走了,我们怎么办呢?贾诩说这个事情很好办啊,张绣说怎么办啊?贾诩说,投靠曹操啊!哎呀,张绣说,亏你想得出,你又不是不知道不是上回按你的计策我们都反叛过一次曹操了,我们去投降曹操?合着曹操现在又这么弱,我们去投他干什么?
贾诩说告诉你,这正是我们要投降曹操的原因。第一,曹操现在奉天子以令不臣,在*上有优势,投靠曹操对我们来说有理。第二,曹操现在势力比袁绍要弱,我们这么一点人马送到袁绍那里,那叫做年三十儿的凉菜——有我们过年,没我们他也过年;而曹操现在跟袁绍作对,他实力又不够,我们送上门去,那叫雪中送炭啊!这叫做有利。第三,据我看来曹操这个人胸怀大志,他要成就的是王霸之业,像这样的人不会计较个人恩怨,他一定是把大局放在个人恩怨之上,他一定需要我们这样一个反叛过他的人去投靠他,这叫做有安全。将军你放心地去投降吧!
张绣想来想去,反正也没有什么别的出路了,那就投降曹操吧!果然,一听说张绣来投降,曹操是极其热情地去迎接他,拉住张绣的手问长问短,问寒问暖,亲热得不能再亲热,只字不提宛城反叛之事,当下摆下酒宴,盛情款待,而且立即约为婚姻,我们做个儿女亲家吧!给予极高地信任和款待。从此张绣成为曹操帐下一员战将,贾诩成为曹操幕中一位谋臣,而且曹操终其一生给予张绣的奖赏从来就是超过其他人的。张绣最后是封到了两千户,而曹操其他的那些人再封侯不超过一千户,完全在贾诩的预料之中。
曹操和贾诩的关系那是始终都很好。曹操对于张绣的态度是这样的,是既拉拢又防范,但装着不防范,做出一副不防范的样子;那么对于贾诩呢,是又感激又欣赏,感激他雪中送炭,欣赏他谋略过人。所以在欢迎张绣来投降的时候,曹操私下里拉着贾诩说,太感谢你了,使我信重于天下的就是先生。所以,曹操是诚心诚意地感谢贾诩,而贾诩也是算准了曹操会诚心诚意地感谢他的。因为在我看来,贾诩这个我们观众朋友可能不太熟悉的人物,有可能是三国历史上最聪明的人,他聪明在什么地方呢?洞悉人性,洞察人心,他总是能把他要打交道的人的心思摸得清清楚楚。
贾诩离开长安以后,先投靠了一个叫段煨的人,段煨对他客客气气,但是贾诩终于还是决定要去投靠张绣。当时就有朋友问贾诩了,说我们觉得段将军对先生非常好啊,先生为什么还要走呢?贾诩说,你们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们只看到段将军对我客气,你们没看到段将军他为什么对我客气,他是怕我,他知道我贾某人的声望和谋略都在他之上,所以他迟早要对我下手,我必须离开这个地方。他越是对我客气,就越是证明他对我有戒备,我离开他他一定喜出望外。而他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外援的,是很孤独的,或者说孤立的,他看见我到张绣那去以后,他希望我到张绣那去能帮他的忙,所以我走了以后他对我的家人一定会非常之好。而张绣那里呢,那是没有谋士的,所以我如果投奔张绣,张绣也一定对我是言听计从,这样一来我安全了,我家里人也安全了。果然,贾诩到了张绣那儿张绣是奉为上宾,执子孙礼,就是把贾诩当长辈来伺候;而段煨呢,对贾诩留在他那儿的家人好得不得了。你说说,贾诩这一辈子是不是神机妙算?
他为什么神机妙算?就因为他看透了人性和人心,贾诩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知人的人,因此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知己的人,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非常清楚像他这样从敌人的阵营里投降过来,又谋略过人的人,对于曹操意味着什么,那既是利用对象,也一定同时是防范对象。所以贾诩投降曹操以后,为人处事变得非常低调,轻易不出谋划策,也不结交朋友,经常是闭门谢客,安安静静待在自个儿家里面,不招惹是非,甚至他的儿子、女儿要跟人家结婚,他也不找高门大户。结果贾诩的结局在三国时代的谋士中应该说是最好的,一直活到77岁,寿终正寝,平安无事。所以贾诩这个人,真是个聪明人。贾诩做的这件事儿,也真是个聪明事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3:12
贾诩是甘肃武威人,字文和,文章的文,和平的和,很好的字,可是这个人干的活儿可以称之为“乱武”,他是专门捣乱的。
当时董卓的旧部李傕和郭汜这两个人准备解散了部队就回老家去,抄小路回老家,算了,不干了。路上碰到贾诩,贾诩说二位将军到哪里去啊?他们说你看董大帅都死于非命了,咱还回西北去吧!嗨,贾诩说,就你们两个这样就想回西北去,你们的部队呢?解散了。你们这两个人部队都没有了是个什么将军啊?告你吧,路上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捉拿归案,你们这是找死去了。这两个说,那你说怎么办呢?贾诩说很简单啊,收拾旧部,杀回长安,为董太师报仇!你杀回去成功了,奉国家以令天下,这个和奉天子以令不臣、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是如出一辙的,这个话。你杀回长安去成功了以后你把皇帝当个宝贝抓在手上,号令天下;不成功你再走也不迟啊,你干吗现在就跑回去啊!两个人想,是啊,我们干吗现在就解除武装,灰溜溜地回去,杀回去!两个杀回去了,一塌糊涂,这是贾诩干的好事。
那么这两个家伙回到长安以后祸乱国家,祸乱人民,*大臣,贾诩自己都觉得这事儿是不是干错了。所以这两个家伙要给贾诩封个侯,贾诩说什么救命之恩,这个是小事情了,我不要当侯。说那你就当个上书仆射吧,当个大官,贾诩说你看我这个人又没有什么名声,又没有什么面子,让我当这么大个官我怎么当得下来呢,不当不当不当。他不当,他不接受这个酬谢。就弄得这个李傕和郭汜这两个人对他是又信任、又尊敬、又崇拜、又害怕,那么这个时候贾诩倒利用这个关系做了些好事,比方这两个豺狼要杀谁的时候,贾诩就拦一拦,也做了点好事。
等到汉献帝被接回洛阳的时候,贾诩想,这个地方我就不能再待了,我不能再在朝廷待下去了,走吧!他就辞去了官职,出来了。出来了七转八转地最后就到了张绣这儿,张绣对他奉若上宾,言听计从。那么张绣想反叛曹操的时候,贾诩就跟他设计了,就说你去跟曹操说,说我们的部队要移防,就是部队我要调动一下,防区要变一下,问曹操可不可以?曹操说可以啊,曹操那个时候得意洋洋么。然后又跟曹操说,说我们这个军队的运输车比较小,很多东西装不下,能不能允许我们的战士把盔甲和武器都随身携带,我们盔甲就穿在身上了,武器就拿在手上,以免我搬运起来比较困难,行不行?曹操这个时候风花雪月啊,可以可以可以。于是这个张绣的部队就穿着军装,扛着武器,开着战车,堂而皇之地从曹操的军营前走过,突然调过头来,冲进曹营。那当然是杀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贾诩干的事情。
汉献帝建安二年的十一月,曹操再次南征张绣的时候,就把张绣打了个落花流水。曹操这一次虽然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骄傲了,不翘尾巴了,取得了胜利了,不等于他下次还要胜利。那么到了第三次,汉献帝建安三年的时候,四月份,曹操三征张绣,这一次又差点栽个大跟头。当时曹操的军师叫做荀攸,他说张绣上次被您打到穰城以后,他就和刘表结成了联盟,由刘表提供粮草,而刘表这个人他是不会当真给张绣提供粮草的,所以张绣和刘表两个人总有一天他们自己要打起来,我们不如等一等。你现在把他们*急了,他们两个就结成死党,联合起来打我们,对我们不利。曹操不听,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果然刘表和张绣结成死党,联合起来打曹操。
这个时候曹操就下令撤军,曹操一下令撤军张绣就高兴了,马上下令追击,贾诩拦住,将军万万不可追,你追,必败。张绣说,不会啦,这曹操已经逃跑啦,我们不乘胜追击啊?他说追!结果怎么样呢?结果被曹操打得大败,丢盔卸甲,灰溜溜地回来了。刚刚坐下,一口水还没喝呢,贾诩说,将军,赶快再追!张绣说,先生这话我就听不懂了,上次张绣要去追先生说不能追,现在张绣都打败回来了先生说赶快追,什么意思啊?贾诩说你不要问什么意思了,你现在追就是。张绣想这个,这个没道理啊,但是一想这个贾诩真是料事如神,那就追吧!好,了不起我再败一回。又收拾他的残兵败将,又追过去,大胜而归。这回来以后张绣就对贾诩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先生,第一回张绣是以精兵追退兵,先生说必败;第二回张绣以败兵追胜兵,先生又说必胜,张绣左思右想它怎么都想不明白,先生能不能指点一下?。嗨,贾诩说,这个事情其实非常地简单,将军你想一想,曹操和我们作战,他有失利吗?没有;他有失误吗?没有;他有失策吗?没有,那他为什么要撤退?一定是他后面出事了,一定是他后院失火,朝中出事,所以他是撤退,不是溃退,他是有计划地撤军,因此以曹公之英明必亲自断后。将军您虽然是英勇善战,实话实说,论打仗,比曹公那还差一点,所以将军这样追上去以后遇到亲自断后的是曹公,你必败;而曹操之所以赶回去是他朝中出事了,所以他一定要匆忙赶路,他既然发现你已经被打败了,他一定不再亲自断后,他一定率领前军往前面走了,断后的一定是打不过将军你的,所以你必胜。哎呀,张绣说,贾先生你真是料事如神啊!实际上我们看《三国演义》总说诸葛亮料事如神,会打仗,那比贾诩老实说是不如的。
后来曹操和袁绍这两大集团在逐鹿中原,因此曹操集团和袁绍集团都要争取中间力量,争取第三种力量,因此他们也都在争取张绣。这一回袁绍的人倒是来得早,袁绍派了一个使节来见张绣,说你赶快投到我们这边来吧,这个*斗争你可别站错了队啊,站错队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们袁大人如何如何。张绣还没有回话,贾诩马上站起来说,哼哼,麻烦使节大人回去告诉你们袁将军,就说我们主公说了,袁本初连自己的兄弟都不能容忍,还能容忍我们吗?就把袁绍的这个使节打发回去了。张绣一听,脸都吓白了,说先生啊,你这么一点面子不讲就把袁绍的人打发走了,我们怎么办呢?贾诩说这个事情很好办啊,张绣说怎么办啊?贾诩说,投靠曹操啊!哎呀,张绣说,亏你想得出,你又不是不知道不是上回按你的计策我们都反叛过一次曹操了,我们去投降曹操?合着曹操现在又这么弱,我们去投他干什么?
贾诩说告诉你,这正是我们要投降曹操的原因。第一,曹操现在奉天子以令不臣,在*上有优势,投靠曹操对我们来说有理。第二,曹操现在势力比袁绍要弱,我们这么一点人马送到袁绍那里,那叫做年三十儿的凉菜——有我们过年,没我们他也过年;而曹操现在跟袁绍作对,他实力又不够,我们送上门去,那叫雪中送炭啊!这叫做有利。第三,据我看来曹操这个人胸怀大志,他要成就的是王霸之业,像这样的人不会计较个人恩怨,他一定是把大局放在个人恩怨之上,他一定需要我们这样一个反叛过他的人去投靠他,这叫做有安全。将军你放心地去投降吧!
张绣想来想去,反正也没有什么别的出路了,那就投降曹操吧!果然,一听说张绣来投降,曹操是极其热情地去迎接他,拉住张绣的手问长问短,问寒问暖,亲热得不能再亲热,只字不提宛城反叛之事,当下摆下酒宴,盛情款待,而且立即约为婚姻,我们做个儿女亲家吧!给予极高地信任和款待。从此张绣成为曹操帐下一员战将,贾诩成为曹操幕中一位谋臣,而且曹操终其一生给予张绣的奖赏从来就是超过其他人的。张绣最后是封到了两千户,而曹操其他的那些人再封侯不超过一千户,完全在贾诩的预料之中。
曹操和贾诩的关系那是始终都很好。曹操对于张绣的态度是这样的,是既拉拢又防范,但装着不防范,做出一副不防范的样子;那么对于贾诩呢,是又感激又欣赏,感激他雪中送炭,欣赏他谋略过人。所以在欢迎张绣来投降的时候,曹操私下里拉着贾诩说,太感谢你了,使我信重于天下的就是先生。所以,曹操是诚心诚意地感谢贾诩,而贾诩也是算准了曹操会诚心诚意地感谢他的。因为在我看来,贾诩这个我们观众朋友可能不太熟悉的人物,有可能是三国历史上最聪明的人,他聪明在什么地方呢?洞悉人性,洞察人心,他总是能把他要打交道的人的心思摸得清清楚楚。
贾诩离开长安以后,先投靠了一个叫段煨的人,段煨对他客客气气,但是贾诩终于还是决定要去投靠张绣。当时就有朋友问贾诩了,说我们觉得段将军对先生非常好啊,先生为什么还要走呢?贾诩说,你们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们只看到段将军对我客气,你们没看到段将军他为什么对我客气,他是怕我,他知道我贾某人的声望和谋略都在他之上,所以他迟早要对我下手,我必须离开这个地方。他越是对我客气,就越是证明他对我有戒备,我离开他他一定喜出望外。而他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外援的,是很孤独的,或者说孤立的,他看见我到张绣那去以后,他希望我到张绣那去能帮他的忙,所以我走了以后他对我的家人一定会非常之好。而张绣那里呢,那是没有谋士的,所以我如果投奔张绣,张绣也一定对我是言听计从,这样一来我安全了,我家里人也安全了。果然,贾诩到了张绣那儿张绣是奉为上宾,执子孙礼,就是把贾诩当长辈来伺候;而段煨呢,对贾诩留在他那儿的家人好得不得了。你说说,贾诩这一辈子是不是神机妙算?
他为什么神机妙算?就因为他看透了人性和人心,贾诩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知人的人,因此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知己的人,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非常清楚像他这样从敌人的阵营里投降过来,又谋略过人的人,对于曹操意味着什么,那既是利用对象,也一定同时是防范对象。所以贾诩投降曹操以后,为人处事变得非常低调,轻易不出谋划策,也不结交朋友,经常是闭门谢客,安安静静待在自个儿家里面,不招惹是非,甚至他的儿子、女儿要跟人家结婚,他也不找高门大户。结果贾诩的结局在三国时代的谋士中应该说是最好的,一直活到77岁,寿终正寝,平安无事。所以贾诩这个人,真是个聪明人。贾诩做的这件事儿,也真是个聪明事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3:13
贾诩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汉阳阎忠异之,说贾诩“有良(张良)、平(陈平)之奇”(《三国志•魏书•贾诩传》)。贾诩初时察孝廉为郎,因有病辞官,西还至汧,路上遇见氐人,与其同行的数十人皆为氐人所抓。贾诩为脱身,便骗他们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当时太尉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所以贾诩便假称是段颎外甥吓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史称贾诩此举是:“权以济事,咸此类也”(《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
永汉元年(189)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贾诩在此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时董卓之婿中郎将牛辅屯兵于陕,贾诩便在牛辅军中辅军。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便遣使诣长安求赦。王允为人刚直,但却没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惧,不知所为,准备各自解散,逃回归乡里。
贾诩当时因为是董卓所部的官吏,为求自保,便出面阻止了他们,对李傕等人说:“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此计为众人采纳。李傕等以替董卓报仇为名,联络西凉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10余万之众。李傕与樊稠、李蒙等围攻长安城,因城防坚固攻而不克。后由城内叛变士兵引导李傕军入城,与守将吕布展开巷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被杀。李傕等拥兵至南宫掖门,威*献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为中郎将。李傕又杀司棣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
可以看出,贾诩的一句话虽然是为自己考虑,然而却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东汉再次陷入了混乱状态。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的时候说:“当是时,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这个评价还是很中肯的。
后贾诩为左冯翊。李傕等以贾诩之功欲封其为侯,贾诩说:“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坚决不受。李傕等又让贾诩为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望,诩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纵诩昧于荣利,奈国朝何!”(《三国志•魏书•贾诩传》)于是拜贾诩为尚书。虽然如此,李傕等对等贾诩总是“亲而惮之”(《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时贾诩之母去世,贾诩辞掉官职,被拜为光禄大夫。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樊稠起兵袭占长安,共同把持*朝权后,三人互相猜忌,争权夺利,多次打斗起来
当时将军段煨与贾诩同郡,屯驻华阴,贾诩便去投靠段煨。贾诩向来知名,为段煨军所望。段煨怕贾诩夺其兵权,所以表面上对贾诩礼遇甚厚。贾诩看出后,心中不能自安。
投奔张绣,成曹操心腹之患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三国志•魏书•贾诩传》)贾诩至张绣处,张绣大喜,果然率子孙前来迎接。而段煨知贾诩去,也果然善待其家属。
建安二年(197年),在
南阳张绣与贾诩暗中有来往,张绣便派人去迎接贾诩。贾诩临行时,有人对贾诩说:“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贾诩说:“煨性多疑,有忌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3:13
贾诩一生,只求个人名利,为求自保及自身名利不顾他人甚至不顾天下人的生死,因此称 毒,然其智慧是不可否认的。贾诩心机深远,处事处处考虑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命运。他性格的形成与他少年时被氐人抓住,为求保命,不得不猥琐和蒙骗的事有极大关系。怕死而猥琐,但是是智慧的聪明的猥琐,但他不顾别人和天下命运的这种性格,实在应该鄙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