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5 15:1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4 18:30
1.“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2. 诗圣”杜甫 在形容自己的诗艺时,杜甫曾说过:“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的确,杜甫的七古、五古、七律、五律在唐代都是一流的,古体的七言诗在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在他手里变了格调,在“温柔敦厚”外另开“沉着痛快”一派,五律,杜甫以前用来写艳情、写山水,他却用来写广大的实在的人生,拓宽了诗歌领域。他的五律最多,差不多穷尽了这种*的变化,七律精于组织,富于变化,七绝虽直抒胸臆,但颇有清新刻画之句。他不大做乐府,但他描写社会生活正是乐府的精神,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源于乐府。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汉魏的浑朴古雅,六朝的藻丽纤秾、淡远韶秀杜甫无一不备。杜甫之后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韩愈跟着他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险韵,铺张描写,逞才使气,是“沉着痛快”的诗,元稹、白居易将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理论化,导引了“新乐府”运动。也是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对杜甫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许以最高的地位。两宋诗之冠冕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宗都以杜甫为祖、金、元、明之诗坛巨擘都是杜甫为之开先。陆游有诗曰: 千载《诗》亡不复删 少陵谈笑即追还 尝憎晚辈言“诗史” 《清庙》《生民》伯仲间。 他视人们尊杜诗为诗史为不足,必置于雅、颂之音中犹若诗中之经才好。秦观在《韩愈论》中,将孔子与杜甫同提并论,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整理之功可用集大成者来赞,“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虽未直接称圣,实亦许之矣。到了明代,杜甫已经正是被称为诗圣了。 正是因为杜甫推崇儒家思想,再加上其诗歌的影响,才被后世称为诗圣."圣"在古代是对儒家人物的神化评价和称号.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3.“诗佛”王维 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喑,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附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4.“诗囚”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进士出身,曾任溧阳尉、协律郎等职。 在孟郊的一生中,“春风得意”的日子非常的短暂。他一生几乎都贫困潦倒,连死后的丧事也是韩愈等友人集资操办的。虽然他生活贫困,仕途短暂,但正是这样的生活困境,才铸就了他阴郁、冷峭、朴重的诗风,成为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 诗多不平之鸣,用字追求“瘦”、“硬”。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称之为“诗囚”。有《孟东野集》。被人们称为“高天厚地一诗囚”,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 5.“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他的诗精炼含蓄,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6.“诗虎”罗邺 罗邺:唐朝诗人 7.“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8.“诗杰”王勃 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9.“诗狂”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10.“诗奴” 贾岛 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11. “诗骨” 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12. “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 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13. “诗魔” 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4. “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5. “杜紫薇” 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6. “温八叉” 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7. “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8. “崔鸳鸯” 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9. “诗神” 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4 18:30
中国是个诗国。如果提问谁是中国最有名的诗人或最伟大的诗人,相信每一个稍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能脱口说出几位来。但若问在中国的大诗人里谁的诗写得最多,想必人们一下子很难回答上来。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第一流的诗人很容易界定,但谁是第一却很难判断。因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标准,每个社会阶层亦有自己的伦理和美学标准。除了上述的标准外,还有欣赏者个人的文学趣味价值判断。环肥燕瘦、水光潋滟、山色涳濛,各美其美。谁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自古对此就争执不息。 但,中国古代名诗人里谁作诗最多应该不难作结论。因为数量是个硬指标。 我们不妨做个简单的算术统计:据载,李白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约990首(一说1500首),杜甫1400首,白居易2800首,苏东坡约4000首。若论数量,大诗人屈原就更少了,虽然他的诗赋篇幅往往比较长,但只有25篇(郭沫若考证为23篇)。 据考,陆游是名诗人中写诗最多的。他一生写诗2万余首,今天存世的有9329首。除了数量,当然,要看质量。若只论数量,乾隆皇帝一生所作的诗最多,史载有42250首之多,但却没有一首流传或片言只字为世人记得。 说陆游数量第一,是指其在第一流诗人里称雄。他的佳句名作仅举脍炙人口的就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位卑未敢忘忧国”,“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更不论其格言警句,妇孺皆耳熟能详,遍传千载。 作诗不是陆游出名的原因,他在中华历史上为人景仰、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至死不渝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生活的时代,几乎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最为屈辱的时代。其时宋朝经历了几百年的*内耗开始积贫积弱,北方的金人虎视眈眈,一直觊觎大宋江山并开始步步侵略进*。整个大宋王朝开始逐步土崩瓦解,从南逃开始,逐日在演绎着丧权辱国的丑剧。宋朝不只是一个秦桧也不只有一个*穆。 当其时也,皇帝怯懦如鼠,抛弃社稷对外敌百依百顺甘当侄皇帝,严禁报告战事和主张收复失地。而朝臣们更是卑鄙*,争当投降派,凡主战爱国者皆受荼毒。一时间几乎万马齐喑,陆游等少数不屈的爱国者的战叫就格外激越,格外让怯懦者、嫉妒者和哗众取宠者不得安宁。 或许陆游骨头太硬,在大多数人集体缄口的时候他奋不顾身,使得某些胆怯的时人甚至是朋友因惭愧而忍不住往他身上泼脏水;或许陆游太“不识时务”,不理会当时**的宣传主旋律而一味强调抗敌,得罪了当时的史官,使他们刻意在他的档案和国史上给他涂抹上阴暗的一笔;或许陆游一生写诗太多、对爱国太坚持,他太白、太耀眼,把别人比得更黑…… 于是,在陆游研究的历史上,一直就存在着一种不太正常的倾向:从陆游活着的时代到当代,似乎一直存在着一种逆流,即抹杀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或嘲讽其爱国*的论调。这种阴风从南宋刮起,流播到清朝编《四库全书》的馆臣为一高峰;而到了当代,某些学者再啣其牙慧掀起此论,让近千年的争论如硫磺暗火,播弄不息。 近阅杂书,笔者复读一位名流曾对陆游所下的评语:陆游有“二痴”,好誉儿,好说梦,儿实庸才,梦太得意,而“令人生倦”;陆游还有“二官腔”,好谈匡救之略,心性之学。此类论说足以佐证,近千年来诋毁陆游者史不乏人。 陆游一生遭历磨难,屡起屡仆,到了晚年更是孤独零落,忧谗畏讥。几临国破家亡,同侪和文友星云流散,其诗作没有读者,他的诗几乎是只能写给自己。身边当然还有儿辈可以作为读者。陆游一生是有不少以示儿为题的诗篇,似无可指责,特别是他临死前所作的《示儿》诗,更是光照中华千秋诗史的伟大篇章。观之整个世界文学史,几乎鲜有出其右者。而说梦,可怜陆游诗中的“得意”之处,多是梦到收复失地和国家光复,断不值得嘲笑。更何况,陆诗中多有那“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慷慨悲凉之句,即使入梦,为公者多,为私者少,得意为国,不应厚非。至于陆游之爱国诗是为了“功名”还是为了“君国”,那时的昏君恶君是否值得死忠,此处不必赘言,凡读过陆诗者都有结论。 对这个问题,反倒是清代诗人、史学家赵翼总结得好:“放翁生于宣和,长于南渡……其时朝廷之上,无不以画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仇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愤。或疑书生习气,好为大言,借此为作诗地。今阅全集始知非尽虚矫之气也……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这一番话,算是对陆游的一种比较中肯的评价。至于他是不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让世人去评判吧。(据《遭遇史景迁》)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4 18:31
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4 18:31
喜欢三国历史的人来加 群号 19468537